高考语文教学教案
高考语文教学教案如何写?教学过程往往有可能离开教案的预期情境,教师不能死抱着教案不放,压住学生的思考热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教学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考语文教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⒈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⒉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二、解题
1.介绍“序”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介绍“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3.介绍王勃和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三、诵读课文
1.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定7名学生朗读课文(每人一段),注意把握句子的节奏。
明确:①四字句的读法有 “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 “三三式”; “一四式”; “二二二式”; “二四式”; “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 “二一四式”; “二三二式”;
“二二三式”。
四、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字句。
3.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五、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并试背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四两题。
第二教时
明确目标:
⒈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⒉理解作者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教学过程:
一、赏析第一部分
(一)集体朗读
(二)具体赏析
⒈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4.试背课文
二、赏析第二部分
(一)齐读课文
(二)具体赏析
1.本部分是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明确:①色彩变化之美;
②远近错落之美;
③上下浑成之美;
④虚实相映之美。
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并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
明确: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图画。
3.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明确: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
4. 思考: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 ①“潦水尽…”,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
②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
③“落霞…”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
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
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
三、赏析第三、四部分
(一)齐读课文
(二)具体赏析
1.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作上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明确:
①“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
③“马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④“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
⑤“北海”“东隅”→不甘沉沦
⑥“孟尝”∕“阮籍”→反衬自己坚定意志(正用∕反用)
⑦“终军”→表示请缨无路
⑧“班超”“宗悫”→表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
⑨“杨意”“凌云”∕“钟期”“流水”→感怀才难用、知己难遇
2. 请思考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的作用。
明确:使课文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含蓄、典雅而又精练,加强了文章表达效果。
四、课文总结
本文是一篇序,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骈文,作者用富丽华美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思想感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篇》评:“对众挥毫,珠玑络绎。”
高考语文教学教案(篇2)
1.理解本文选材和结构的特点:全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作为记叙主线,穿插有关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说明和议论,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主题。
2.学习本文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的形象、鲜明及句式丰富多变的特点。
4.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认识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激发学生对包身工的同情,对剥削压迫者的仇恨。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以自读讨论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通过教给方法、提示、引导,达到提高学生自读能力的目的。
1.布置预习,要求学生课前阅读“预习提示”,分析提示要点;阅读全文,按下面的提示进行思考,理清全文脉络,理解全文内容。
①给课文划分层次。(培养分析能力)
②了解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按课后“思考和练习”的要求作口述的准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③理解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作简要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
2.抓住典型的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断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作深入分析,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层意思,语言的特色,学会精读课文。
重点分析的片断:
① 1-4段包身工起床的场面描写。
② 14、15段“芦柴棒”得病备受折磨这一场面描写。
③ 21-23段“小福子”受“文明的惩罚”的记叙。
④ 26段关于包身工悲惨命运的概括描写。
⑤ 最后三段的抒情议论。
3.教学时,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预习提示”弄清学习重点。
2.给课文划分层次,理解作者选材、构思的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
3.了解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居住、饮食、劳动的情况。
4.理解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
目的:①让学生习惯于根据整个单元的要求和每课学习的重点,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②大致弄清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预习提示”,理解提示的要点。提问:“预习提示”有哪些要点?
老师小结:第1段三个要点:
(1)体裁: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文艺性的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要求有真实性和典型性,能迅速及时反映现实生活。我们学过的报告文学有《谁是最可爱的人》、《地质之光》等。
(2)写作年代:1935年。作者经过两个多月起早摸黑深入工厂观察调查了解才写成这样真实的文章。
(3)中心思想:(见“预习提示”第1段第二句话)。
第2段的要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以记叙包身工一天生活为组织材料的线索,以说明、议论的表达方式介绍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趋向作为配合。
第3段要点,本文写作特点:(1)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2)点面结合,既介绍面上包身工的生活、劳动情况,又对“芦柴棒”、“小福子”这两个典型人物作点上的描写。
二、提问:《包身工》全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些什么内容?
同学讨论后,老师小结: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8段)记叙包身工清晨起床的情况,描述她们恶劣的居住条件;介绍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说明包身工产生的背景。
第二部分(9-17段)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描述她们恶劣的饮食条件;分析包身工发展的原因。
第三部分(18-25段)记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描述工厂劳动条件的恶劣,揭露包身工所受的残酷剥削、压迫,指出在中国的日本纱厂因剥削包身工而飞跃膨大的趋势。
第四部分(26-33段)总结全文。概括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所受到的残酷剥削、压迫,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
三、请同学口头讲述包身工的生活、劳动情况。(参考“思考和练习”五的要求) 四、提问:让同学根据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包身工制度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明确: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农村破产,特别是灾荒后贫苦农民无法维持生活,只好让儿女到上海当包身工。
(2)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
明确:三个原因:可靠(身体属于带工老板,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安全(与外界隔绝,不受外界工潮的影响)、价廉(工资不及同类男工的三分之一)。
(3)由于吸收了廉价劳动力的滋养,日本纱厂的包身工制度有很大的发展,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明确:从日本纱厂的发展看,日本大财阀三井系由一个厂,不到两万锭子,发展到有六个纱厂、五个布厂,25万个锭子。从包身工人数看,上海三十间日本厂,包身工人数按最少占50%算,也有二万四千人以上。
五、布置作业:“思考和练习”一、二题。
板书设计(可用投影机逐部分显示出来)
一、记叙包身工起床情景,廉价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二、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并论及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原因。
三、记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揭露帝国主义工厂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四、全文总结,概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愤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指出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重点分析:(1)1-4自然段包身工起床的场面描写。(2)14、15段“芦柴棒”得病备受折磨这一场面描写。(3)21-23段“小福子”受到“文明的惩罚”这一段的叙述。
目的:让学生了解场面描写、点面结合的写法和选材的典型性,并赏析语言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全班同学朗读1-4段。
老师提出下面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可用投影机显示,或用小黑板列出)
(1)这一场面描写按什么顺序着笔,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符合原文:
A 先写打杂再写包身工
B 先写地下再写楼上
C 先写群体再写个人
D 先写环境再写人的活动(答案:D)
(2)试用一个词概括穿拷绸衫裤的男子的形象。(凶恶)
(3)用扼要的词语概括一下这几段中所描写的包身工住宿的环境的特点。(地方狭窄、空气污浊)
(4)分析描写楼下包身工起床情况的这句话:“打呵欠,叹气,叫喊,找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a 试用一个词语概括句中所描写的情况。(乱哄哄)
b 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住的地方太狭窄)
c 这句话用了7个短语,这些短语按什么顺序排列?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
(按起床时动作先后的顺序排列,这一连串动作的记叙与描写具体表现了_的情况)
(5)分析描写楼上的包身工起床后下楼的句子:“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a 用一个短语概括这句子描写的情况。(狼狈不堪)
b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穿拷绸衫裤男子的威迫。)
c “冲”这一动作表现了包身工当时怎样的心态?(提示:兴奋?害怕?冲动?还是鲁莽?正确答案应是:害怕。) d 这句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句话把描写包身工起床后赶忙下来的短语放到主语前边,突出了她们当时的狼狈相,更深刻地表现了她们被奴役,被威迫的可怜。)
(6)第2段最后两句写包身工女性害羞感觉的迟钝,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表现? 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的出现?
(表现了包身工长久受非人的折磨而变得麻木的心态)
(7)1-4段和第5段都写到包身工住的条件的恶劣,两者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前面用叙述、描写方式通过写起床情况表现了住地的狭窄,空气的污浊,后者用说明方式直接作介绍。前者形象、具体,使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后者准确,使人有全面的了解。两者结合给人较完整的认识。这样写法显示了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技巧的熟练。)
二、请一个同学朗读13-15段,大家一齐思考讨论下边的问题:
(1)作者在这里写“芦柴棒”受虐待是为了说明什么?
(目的在说明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表现她们受残酷的压迫。)
(2)场面描写着笔有轻重,表现有主次,14、15段的场面描写表达的重点是“芦柴棒”的惨,“打杂的”凶,还是老板娘的奸?
(“打杂的”凶)
(3)分析打杂的怎样给“芦柴棒”“医”病,把15段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中描写打杂的虐待“芦柴棒”的主要动词找出来,体会它们的作用。
(摔、踢、泼三个词表现了“打杂的”凶狠。)
老师小结:这一段场面描写用词准确,文字紧凑,主次配合很好。摔、踢、泼三个动作,一个凶似一个。“芦柴棒”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照应,又表现了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出“芦柴棒”遭遇的悲惨。短短的一段文字读来催人泪下,使人发指。这一段“点”的描写与“面”的描写相配合,大大丰富文章的内容,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三、老师提示:选材要选有典型性的材料。21-23段是点的描写,写“小福子”受惩罚,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材料很有典型性,大家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思考、讨论:
(1)小福子为什么受惩罚?
(2)小福子受到什么惩罚?
(3)小福子受到哪些人惩罚?
(4)小福子受惩罚的时间有多长?
大家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听这三段文字的表情朗读录音。(放录音)
同学议论、回答问题后老师小结:包身工是“人人得而欺之”的,这话很能表现出她们悲惨的处境。文章对小福子受罚的叙述与描写正体现了这一点。她只因为整好了烂纱没有装起这一点小事就遭打,“拿摩温”打她,东洋婆罚她头顶皮带盘心子,向着墙壁站立,罚了两小时,赶不出一天的活,带工老板又打她。此外还会被饿饭、吊起、关黑房间等惩罚。小福子受罚的描写表现了包身工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和时间长等特点,典型地表现了她们受压迫的惨重。
四、布置作业:[思考和练习]四。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文章最后一部分(即26-33段)理解作者如何用形象的语言作面上的概括,用典型的事例作点的刻画,表现包身工悲惨的命运,揭露带工老板剥削的狠,剥削的深,以总结全文。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联想进行抒情、议论,愤怒控诉野蛮的包身工制度,深化主题。
2.赏析文章中形象语言的特色。
3.总结全文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全班同学朗读26-33段。
二、分析26段,请同学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一段是写什么的?(是写包身工的悲惨遭遇的)
(2)这一段共有三句话,各从什么角度去表达这一段的中心?
(第一句从面上作概括的叙述,第二句是作形象的描写,第三句举典型人物作点上的描写。)
(3)第一句开头有六个短语,表述了丰富的内容,试指出每一个短语所指的内容:
“两粥一饭”指:(恶劣的饮食)
“十二小时工作”指:(长时间的劳动)
“劳动强化”指:(沉重的工作)
“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指:(超经济剥削)
“猪一般的生活”指:(生活条件恶劣)
“泥土一般地被践踏”指:(受压迫的惨重)
(4)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起了什么表达作用?
(排比:加强了语势,增强了感情色彩。反复: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同情。比喻: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使读者更形象地感受到包身工命运的悲惨。)
三、提问:27、28段主要写什么?(写老板剥削包身工的狠心。)
四、提问:29、30段主要写什么?(以“芦柴棒”为例,具体地揭露包身工受剥削的深。)
五、老师小结:26-30段是课文第四部分的一个层次,作者从总体(面)、从个体(点),又从反面写老板的狠作反衬,揭示包身工命运的悲惨。
六、请同学阅读最后三段(31-33段)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这几段中作了怎样的联想,这些联想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明确:31段由包身工的制度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鸭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32段由包身工的处境联想到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指出20世纪的工人却和16世纪的奴隶受着同一样惨无人道的待遇。
33段联想到美国进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话,既控诉了资本家对包身工的剥削压迫,又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新社会必然出现的信心。
(2)“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为什么要用“饲养”这一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这一句中也用了“饲养”一词,其作用与表达的感情有没有不同?
明确:用“饲养”一词是运用了比拟(拟物)的修辞方法,这词在两句中的作用和表达的感情是不同的。在前一句,揭露了资本家不把包身工当人,表现了作者愤怒的心情;在后一句中是描写农民的贫困,无力抚养儿女,只能像饲养牲畜那样对待他们,表现了作者的同情。
(3)第32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开头连续用了五个“没有……”,用排比的句式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处境的同情;又用“没有……”和“有时是……”对比,揭露包身工制度的残 酷、野蛮,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怒。
(4)“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句中的“黑夜”象征什么?“黎明”象征什么?用“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黑暗象征旧社会,黎明象征光明的新世界,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对新社会出现的坚强信念。
七、老师小结本课写作特点。(有时间可先让同学自己归纳,然后老师小结)
(1)选材精当。有感性的表现包身工生活情况的材料,也有理性的分析、议论,具体的统计数字;既有面上反映一般情况的材料。也有点上的反映个别典型的材料。例如,关于包身工的工资,既介绍最初每天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做男工的工作,只及男工的三分之一;又具体介绍“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分,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分做平均,两年来带工老板从她身上实际已经收入二百三十块钱。材料的精当,使人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
(2)结构安排恰当。以记叙一天生活为主线,把其他材料适当穿插到说明、议论中作配合,使文章显得线索分明、内容充实,叙事中以顺叙为主,间以补叙、插叙,既条理清晰,又安排得灵活。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前三部分,记叙和说明、议论交错运用,最后一部分总结部分着重在抒情,各有侧重而又互相配合,成为有机的整体。 (3)语言生动有力。课文中比喻运用较多,恰切而生动。就以描写包身工的比喻来说就有:“她们是带工老板赚钱的‘机器’”、“血肉造成的‘机器’”、“罐装了的劳动力”、“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手脚像芦柴棒般瘦,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从不同角度把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形象地表现出来。其次,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句写包身工群众的情况,很有表现力。例如写起床后的活动:“她们有的在水龙头旁边舀水,有的用断了齿的木梳梳掉紧粘在头发里的棉絮,有的两个一组两个一组地用扁担抬着平满的马桶,吆喝着从人们身边擦过。”贫民窟式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又如概括包身工的悲惨遭遇:“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六个短语简短、有力、形象,包身工的悲惨尽在其中。写包身工病中:“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压迫着做工。”短短十六字,写出可怜万状。人物的语言写得尤其生动。带工老板下乡游说那一番话,把骗子的嘴脸写得活灵活现,一句“死懒!躺着不起来,活该!”显示了老板娘的横蛮;一句“不还钱,可别作梦!宁愿赔棺材,要她做到死!”描绘了老板的凶相。此外,反语的运用,句式的变换都是很成功的。
高考语文教学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特点。
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导语: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一路走来,我们领略了伟人毛泽东的万丈豪情;体味了诗人艾青的赤子情怀;而此刻,我们还将与一株美丽的木棉相逢,倾听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致橡树。
(板书:课题、作者)
三、设疑: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怎么会对橡树发表自己的爱情宣言呢?
1、师简介作者(结合课文注释①):
舒婷: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板书)。
2、引出“朦胧诗”概念(板书:第一教学目标),师生同看投影片:
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
四、这位朦胧派代表诗人的爱情宣言到底是什么呢?
让我们屏神静听那来自心灵深处的真实表白
1、师朗诵全诗,配乐《海边的阿狄丽娜》(或听录音)
2、请同学就所学知识浅谈:什么是爱情?
3、师略论爱情(深情地):
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另外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就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
是啊,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
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
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
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黄泉。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爱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而有部电影则忍不住困惑地问道《爱情啊,你姓什么》?!
是啊,爱情啊,你到底姓什么?
五、让我们先听听美丽的木棉树的回答吧!
(板书:木棉的自白)
1、她说:爱不应该是这样的
⑴请一女同学朗读此片断。
⑵请同学讨论归结: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⑶师分析、明确:
a 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这是一种“极力攀附”(板书)的爱情。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否定,课文中有三个字,一起读出来绝不像!其中哪一个字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绝!
b 其次,对于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课文中也有三个字,齐读绝不学!
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
所以,这是一种“只知依附”(板书)的爱情。
c 接下来,诗人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那么本诗中木棉对它们的态度呢?同学齐声回答“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
因为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
所以,这是一种“一味奉献”(板书)的爱情。
d 小结: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板书),作者是持否定、批驳(板书)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
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板书)是什么样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2、她说:爱应该是这样的。
⑴全班女同学齐读至结尾。
⑵这一部分,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同学讨论、回答)
⑶师分析、明确:
a 首先,作者强调的是爱的基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两句指出了只有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
也即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板书)。
b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几句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板书)。
c 作为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男生齐读片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
d 那么,女性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
女生齐读片断:“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认为女性应有“红硕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的,充满生机的。
有了美丽的外表,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
后面两句:“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点难以理解,我们有必要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女性及其遭遇加深体会。
(师分析)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们也试图反抗,改变这不公正命运带给自己的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她们中的另一部分不仅丧失了做个“人”的权利,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而且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无疑加浓了她们自身的悲剧色彩。
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女性,尤其是觉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应该具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这也正是女性的内在美成熟之美的体现。
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和热情友爱的态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e 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男女生分读片断:“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男)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女)
仿佛永远分离, (男)
却又终身相依。” (女)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当然,雨过天晴,彩虹环绕,相爱的人儿最终必定会共同享受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的。
同时,爱也是一种默契,一种真诚(板书)。相知相依的两个人即使相隔异地,也会心有灵犀的。有个成语叫做貌合神离,现在反其意而用之,就是貌离神合!他们的心是永远相通的!
f 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男女生齐读:“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3、总结全文: ⑴诗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在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这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在舒婷看来,尤其是作为女性诗人看来,“她”有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意识、是不是十分珍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这一点,早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一位的女作家
夏洛蒂·勃朗特就在小说《简·爱》中向我们点明了。
⑵播放《简·爱》录像片断:
女主人公简爱深深爱着她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然而当她的爱情遭到社会不平等的对待时,她毅然选择了“放弃爱情”,她要为自己争取平等、独立的权利。为了维护自身的人格和尊严,她发出了自己的爱情宣言: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
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
这宣言,无疑是女性要求独立、平等的人格宣言;简和诗人一样,都强调了精神的平等、人格的独立,即使爱情也不能使她们放弃自己高贵的人格和尊严。
由此,我不禁想起裴多菲那首的小诗:
(同学齐背)“生命诚宝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六、联系自己,谈谈感想:
1、请同学谈谈通过学习本文,对爱情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师最后总结。
是啊,爱人是美妙的,被人爱更是幸福的,中学生就不乏“早恋”的现象;但是爱又是苦涩的、艰难的。过早涉猎这个禁区,只会品尝到一杯苦辣的酒、一颗酸涩的果。
倘若一个人自身的思想尚未定型,经济还未独立,心理还未成熟,他的事业还未确定方向,他还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那么,我想他还不能轻率地向爱情靠拢。
我们中学生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首先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如何不断完善自己,如何使自己成为一棵努力向上的树;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沉稳坚定的步伐,有自信坦诚的目光;他才会去热爱生活,拥有生活;在将来,他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板书教学目标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去追求的爱: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
对理想、对生活、对社会、甚至对未来的爱;
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又有多少热血儿女放弃了男女个人之爱,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是为了追求更加高尚的爱:裴多斐的诗、林觉民的《与妻书》......
当我们认识到这些,并为之而努力、而追求、而奋斗,我们就会在爱的空气中幸福地呼吸;我们沐浴爱的阳光、吸收爱的雨露,最终必将成长成一棵棵挺拔的、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七、全班再次齐读全诗
八、布置作业:背诵全诗
高考语文教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定景换点,从不同侧面描写景物,使景物特征毕现的写法。
2.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用词以及多种修辞的作用。
3.理解作者寄情于景表达的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的赏析和结构的疏通鉴赏意境之美。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自读,体会作者对自然美的认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散文追求的境界是诗情画意,即具有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意境,还有深蕴的人生哲理;我们今天要自主学习的这篇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先生写的《花未眠》就是一篇融诗情、画意和哲理为一炉的绝妙好文。
二、感知课文
1.创设美好情境,进行配乐自读。
2.点拨:文章由一偶然的发现——海棠花未眠,联想开来,引发对人生和艺术的思考和感悟。由于花未眠,作者感受到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而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们感受美的能力需要艺术品作为启迪,艺术美让人们更好地领略社会的真实美;发现美还得需要一定的条件。
文章形散神聚,画家雷诺阿的话、罗丹和玛伊约尔的作品、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真正黄昏的天空等内容都是由“花未眠”引发的对艺术的感悟。
三、重点提示
鉴赏一些语言优美的散文,重在体味语言,这是把握意境的一把钥匙。本文语言优美,通过对语言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感知作者的美好的情怀。课后再找一些美文来体会。
①如何理解“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
点拨:海棠花怒放,作者从中感受到了它的旺盛的生命力,自己的生命意识受到了强烈震撼,他认识到一个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地,有多少艰难困苦,都要努力地做下去,完成自己的人生美丽,所以,他说“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②如何理解“一朵花也是好的”这句话的含义?
点拨:从文中第三段中“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句和文中“一件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句,结合起来看,这句话是从自然之物对于美的启迪说的,因而,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朵花”也可以发展人感受美的能力,引发人发现自然之美,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③文章第四段引述了雷诺阿、米开朗基罗的例子,其意图怎样理解?
结合上下文,应从对美的感受能力的角度来理解,并注意两人引言中的“死亡”及上文中的“无限”两词。“死亡”意味着终结,意味着“进步”的停止,它与前文中的“有限”是同样的意思。至此,作者引述两例的意图显而易见。
他的意图是:以这两个优秀的艺术家为代表,说明人对美的感受能力是有限的。
④为什么说“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点拨:海棠花怒放,向人展示了它全部的生命,全部的美,当然是美丽的,给人以美感;但花之盛放,也就意味着它的衰落、凋零,再加上川端康成深受日本传统美学中哀婉、幽玄、虚幻因素的影响,并且他的性格又有些忧郁,所以他认为盛放的花,“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四、深入了解
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
生平
川端康成2岁丧父 ,3岁丧母 ,7岁祖母亡 ,15岁时祖父亡,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0年9月 ,他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系,第二年转入国文系。在大学期间,热心文学事业,积极参加编辑同人杂志《新思潮》(第六届),并在该刊发表短篇小说若干篇,其中《招魂节一景》获得意处好评,打开了他走上文坛的大门。大学毕业后踏入文坛,成为专业作家 。同年 10 月 ,他与横光利一等人共同创办同人杂志《文艺时代》。1927年5月《文艺时代》停刊后 ,川端又先后参加了《近代生活》杂志、十三人俱乐部和《文学》杂志的活动 。进入30年代以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疯狂推行战争政策。川端大部分时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继续写作几乎与战争无关的作品。
由于在创作方面不断取得成果,川端在战后获得了多种荣誉头衔和奖金奖章。1968年10月,瑞典决定将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他 ,表彰他以卓越的感受和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精髓。1972年4月16日 ,川端康成在他的工室里用煤气自杀。
创作
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入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他的创作,就思想倾向而言是相当复杂的,并且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战前和战时的创作,可以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描写他的孤儿生活,抒发他的孤独感情 ,描写他的失恋过程,抒发他痛苦感受的作品。《精通葬礼的人》、《十六岁的日记》和《致父母的信》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由于所写的是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所以往往具有描写细腻、感情真挚、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但也由于仅仅写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并且自始至终充满低沉、哀伤的气息,所以思想高度和社会意义受到一定局限。另一类是描写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物,尤其是下层妇女(如舞女、艺妓、女艺人、女侍者等)的悲惨遭遇,表现她们对生活、爱情和艺术的追求的作品,《 招魂节一景 》、《 伊豆的舞女 》、《温泉旅馆》、《花的圆舞曲》和《雪国》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这类作品比较真实地再现出这些被侮辱者与被损害者的不幸 ,比较充分地表达出她们的痛苦,作者对她们报以同情和怜悯。一般说来这类作品在思想价值上要超过第一类作品,其中如《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等名篇更是如此。他战后的创作尤其复杂。一方面,他仍然沿着《伊豆舞女》和《雪国》的道路前进,继续写作表现人们正常生活和感情的作品,其中或反映出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或表达出对普通人民的同情态度,或流露出作者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如《舞姬 》、《名人》和《古都》等堪称代表。但另一方面,他又写出一批以表现官能刺激、色情享受和变态性爱为主题的作品,从《千鹤》、《山音》到《睡美人》、《一只胳膊》,他的作品、故事情节越来越离奇,在颓废的道路越走越远。
他的创作,从艺术表现来说也是相当复杂的,并且也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在实际创作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有的作品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极力强调主观感觉,热心追求新颖形式,另有一些作品却没有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主要使用朴素、简洁的白描手法。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初期,他又被新心理方义和意识流小说所吸引 ,相继写出两篇纯 属模仿式的小说——《 针与玻璃与雾 》和《水晶幻想》;但后者中途辍笔,并且其后再也没有写过这类作品。由此可见,川端不满足于单纯模仿,不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决心另辟新径。所谓新径,就是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和西方现代派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道路。经过长期探索,他在这条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高考语文教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3、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一、知人论世。
二,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抓住意象
意象:诗歌中蕴涵着诗人思想情感的景象或物象。
意境:由意象营造出的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感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氛围。(幻灯)
在诗歌中,由一个或几个意象所形成的氛围,这个氛围有一个特定的名称:意境。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营造了一个宁静,幽深,略带感伤的意境。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诗人。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发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著有诗集:《我的记忆》(《雨巷》收入其中)《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代表就是《雨巷》。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短暂的一生,很不平静。小时候一场天花,在他脸上留下疤痕,生理上这种缺陷,常常使他变成别人奚落的把柄,即使后来在诗歌上取得一些成就,但还是常常受到来自同行的嘲笑。文学上刚有点成就时,他喜欢上好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但并没有得到回应。戴望舒以跳楼相要挟,最后勉强答应和他订婚,但要结婚条件是:要他出国留学,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迫于无奈,1932年他去法国,当时生活很困难,靠翻译生活。三年后听到施绛平移情别恋的消息,他匆匆回国。结束了他近八年的恋情。第二年,1936年,与小他12岁的穆丽娟结婚,这场婚姻仅维持四年。1940年俩人离婚。两年后,戴又与小他21岁的杨静结婚。生了两个女儿,到1948年又以离婚结束。建国后戴望舒被安排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作,负责法文翻译,但此时他哮喘病非常严重。1950年二月去世。)
被誉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以短暂而传奇的人生,代表了一代中国抒情诗人的内在品质,以至在他离世50多年后,诗歌依然名重诗坛,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做能代表他的人,最能代表他的成就的《雨巷》。
三、赏析全诗。
(一)听朗诵,正字正音(幻灯)
彷徨(páng huáng)
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í pǐ)
寂寥(jì liáo)
惆怅(chóu chàng)
(二)学生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谈谈自己的初读体验。整体感受诗歌。
师引导:你觉得这是一首什么诗,你认为它美吗,美在何处?
(意象美、意境美、音节美,至少要说出音节美:押韵、复沓、重叠)
(目的,引导学生自读习惯,自己理解诗歌。)
(三)再读本诗(找学生读)
1、说说你所感受到的《雨巷》的氛围。
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你能否展开想象勾勒一幅“雨巷”中的图景?
2、同桌交流,找出本诗的意象。(幻灯)
明确:丁香、雨巷、油纸伞、篱墙,
3、首先看题目,这首诗最明显的意象就是“雨巷”:
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两边是静默的人家,偶尔有人匆匆走过,意境充满了朦胧美。可以“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希望渺茫,徘徊不前.
我们再看油纸伞,有一种古典,神秘,怀旧的感觉。还有颓圮的篱墙,更有一种破败,凄凉。这两个意象和雨巷一起构成一个凄清,破败,空寂的意境,是这个故事发生和主人公出现的一个大的背景。
4、诗中一个重要的人物是:“丁香姑娘”,(幻灯)
5、作者为何“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为什么不是国色天香的牡丹?不是不胜凉风的娇羞的水莲花?不是一支春带雨梨花?而非要是丁香呢?
丁香花,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白色或紫色,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愁怨。如李商隐的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等等。
6、丁香姑娘的形象?
明确:美丽,高洁,结着愁怨,彷徨;冷漠,凄清,又惆怅;太息,凄婉迷茫;静默,消散
(四)主旨理解
1、诗人对“丁香姑娘”是怎样的感情?
明确:追求,向往
2、那么,这个“姑娘”代表什么呢?结合下课后第二题。
明确:
(1)根据诗歌内容,姑娘就是姑娘,诗人当时22岁,说他沉醉于爱情,这是首爱情诗。
(2)结合时代背景,姑娘是我心中的理想。
(3)有时候,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诗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想象的补充。我们看姑娘是忧郁彷徨的,作者当时的处境也是忧郁彷徨,而且诗中多次出现“像我一样”从这一角度说:诗人和姑娘是二位一体的,即:“我”是实实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另一个层面的我。
教师总结:无论怎样理解姑娘的形象,我们看到诗人最终都没有放弃对姑娘的期望,没有放弃对美与理想的孜孜追求,尽管在诗人求索的过程中有惆怅、迷茫、失落和感伤。都说《雨巷》这首诗美,音节美、意象美、意境美,在我看来,它的作者戴望舒本身就是一种美,在它身上体现着一种略带着一丝忧怨的,苦苦追梦的执著美。
播放《雨巷》歌曲
(五)齐读全诗,加深感悟
最后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取感受它朦胧而无限的美。
高考语文教学教案(篇6)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江南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它有着不同于北国,也不同于南疆的独具特色的风韵。在你的心目中,江南有哪些典型的意象呢?请说说你心中的江南意象。
学生自由发言。
这些意象为什么能代表江南?你能从这些意象中体会出江南的总体风格或者意韵吗?
今天我们要领略的,就是江南的雨巷。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1927年夏,时值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诗人隐居江苏松江,感受到了“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雨巷》这首诗便反映了这种郁结在诗人心头的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苦闷的时代情绪。
四、听课文音画录音
雨巷,该是有怎样的一番情致?让我们随着音乐,来听听戴望舒笔下的《雨巷》,听的时候,体验这首诗的整体情绪。
五、朗读本诗,把握诗歌感情,分析诗歌意象
1、说说你所感受到的《雨巷》的氛围。
明确: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美,迷蒙。
2、同桌交流,找出本诗的意象。
3、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试着来找一下,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可以与同桌互相讨论。
明确:一共是6个,主要是三个意象(景物)。
第一个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结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经历)雨巷:这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雨是细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细雨迷蒙,天色阴沉就易产生伤感。而小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青砖灰瓦青石路面,色调阴冷。这是一条空巷,而且残破。有“颓圮的篱墙”。这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迷蒙的细雨笼着狭窄破旧的小巷,再加上让人怀旧的具有隐蔽和遮挡作用的油纸伞,颓圮的篱墙,这几个意象构成了一个阴冷迷蒙破败空寂的背景,给人的心理体验是冷漠、凄清、又惆怅。
第三个是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
4、为什么作者要选用丁香这个意象呢?
明确: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璟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浣溪沙》)全词是:
手卷珠帘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春色暮,接天流。
李商隐有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5、诗中另外的物象还有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除了6个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这些意象一起构成了全诗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
“我”:孤身一人,彳亍着,心事重重,是一个孤独寂寞的独行者,也是一个追求者。
6、“我”苦苦追求的是什么呢?
明确:“丁香一样的姑娘”。
六、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
1、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那么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
明确: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
2、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再考虑“为什么”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
⑴痛苦的心境:原因是作者痛苦的初恋。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后来失败了。
⑵黑暗的现实:27年的白色恐怖,使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也可以是一部分进步青年的这种心境的反映。那个时期写出了《荷塘月色》的朱自清也是例证。“雨巷”意象正是作者心理现实和社会现实的象征,也是一切苦闷的象征。
对于美好的东西,我们都想得到,当我们得不到的时候,自然会痛苦失落。《雨巷》的成功正在于戴望舒写出了我们每个人都曾经体验过的一种感情,那就是“忧伤”。诗歌把诗人的感觉就是这样传输给我们,使我们产生了与他一样或近似的情感体验。在文艺学上,这种情况叫共鸣。能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的作品就是成功的作品,能让不同时代的人产生共鸣的作品,那就是伟大的作品了。
七、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把握诗歌的象征意义
探讨诗歌主题:
爱情诗哲理诗政治诗
现在,让我们带着诗人传递给我们的忧伤,走进那条细雨迷蒙的小巷中,也去体验一下在细雨迷蒙的小巷中彳亍独行的妙处。
拓展训练:
请两位同学分别用第一人称、散文的形式、诗的语言简单的为我们复述一下“我和丁香姑娘”之间的故事梗概:(注意环境、景物、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方式的运用,不超过200字,准备2分钟)
“我”:我在一个阴雨天,撑一把油纸伞,彳亍着,巷子阴暗而悠长,我的心情也被淋得湿漉漉的。我的心在期待着,期待着一位丁香一般的姑娘走来。奇迹竟然发生了,她出现在巷子的另一头,也撑着一把油纸伞,穿着紫色的长裙,轻轻而来,如同一个紫丁香般的梦。这姑娘似乎给这寂寥的雨巷注入了生机,“我”似乎忽然抓住了希望。然而,她只是飘过了我的身边,一个照面间,只投出了“太息般的眼光”,又静静地隐去。消了颜色,散了芬芳,眼光也没留住。我感到冷漠、凄清、又惆怅。
“丁香姑娘”:我在一个阴雨天,撑一把油纸伞,彳亍着,巷子阴暗而悠长,我的心情也被淋得湿漉漉的。我心里想着,或许会遇到一个着青色长衫的男子,戴着细黑边眼镜,高挑而又清俊。行在清冷的巷子里,渐渐有一种孤寂从心底升起,我望着巷子的另一头,他竟然来了,正是我想象的样子,看上去他是那样的忧愁,也许他只是想遇着一位宁静、美丽、多愁的女子,在相错的刹那,读她哀怨的眼神;相错之后,读她轻甩的发梢。然后,以他多情的心灵作一篇淡紫色的诗章,登在某一报刊的某一个角落给那个不知名的女子,也送给自己一份凄美的灵感。如果不是这样,我走过他的身边的时候,他怎么沉静得如同一粒水滴。
八、课堂小结
我们怀念戴望舒,不仅仅为他的诗,也为他的寂寞、他的幽怨、他的智慧。刚才我们虚拟了当时的情景,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真的撑着油纸伞,在一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去亲身体验和领悟他的忧郁和伤情。
高考语文教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2、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
<过程与方法>
诵读、联想释疑、品读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2学情分析
所教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回答问题,总能在课堂上听到学生精彩的发言。但作为美术生,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够牢固,对诗歌鉴赏的方法掌握不够,所选的课堂拓展练习典型、难度不高,会更好地巩固教学效果。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背诵诗歌,品味语言,领悟情境
教学难点鉴赏怀古诗的一般方法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咏怀古迹(其三)》
一、导入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闭月”讲的是貂蝉拜月,月亮都躲起来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花都害羞地低下头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时鱼儿望见她忘记了游水,渐渐沉入水底的故事;那“落雁”呢?
汉元帝年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这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传说昭君出塞时满腹愁怀,为抒解思乡之情,便在马背上弹起了琵琶。曲哀人艳,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面。“落雁”故此而来。现在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唐大历年间,诗圣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板书)
二、题解及背景介绍
《咏怀古迹》是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刘备)庙、武侯(诸葛亮)庙,都是借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心怀。(其三)到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怀呢?进入诗歌。
三、朗读诗歌
1、自由朗读诗歌至少两遍,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听示范朗诵,正音,明节奏,品情感。
3、对照注释反复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悟诗歌内容、情感。
4、学生齐读诗歌,检查效果。
四、赏析诗歌(我们已经反复朗读了诗歌)
1、诗歌是七言律诗,共八句,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这四联中,你最喜欢哪一联?你认为哪一联最精彩?请同学们跟周围的同学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1)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写出了阔大壮观雄奇的景象。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区在内的整个漠南和平发展的60年,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民间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
•其一: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从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
(2)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赏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
“一去”,生不能归;“独留”,永葬漠北。
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对比强烈。
“一去”对“独留”:生前寥落、死后孤寂
•“紫台”对“青冢”:富丽繁华;荒凉冷落,在色调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 “黄昏”又可以做空间解释:
“黄”——漫漫黄沙;“昏”——一旦黄沙扬起,大漠昏暗在昏天暗地中,“独留”的“青冢”更显凄凉、孤寂,让人同情。
“连”和“向”将时间空间加以连接,强化了悲剧性。
“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的孤独之情。
(3)颈联: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赏析: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按图召幸,丧夫落泪痣,青春貌美,娴雅大方,揭示悲剧的原因。)
释“省识”“春风面”“环珮”。
“省识”:注释纷纭,有读作shěng,作“减”“少”解;也有读者xǐng,作“辨识”解。作无论哪种读法和解法,这句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春风面”写昭君颜容之美丽。
“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空”: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4)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赏析: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论”:诉说。
2、对于出塞的昭君,多数人看到的是她沉鱼落雁的美丽,而这首诗当中,杜甫读出了昭君的心事。(怨恨)这也就是这首诗的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的关键词句。也指一首诗歌内容的凝聚点,常常是诗中精炼传神的词语,你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中心了。
提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宫里的皇后)可以说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国母,对于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应该是草原逐日的千里驹上最幸福的那个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
明确:(千载之怨)
王昭君遭遇:绝代佳人,美不得宠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环佩空归
(一怨:远嫁朔漠,故乡千里
二怨:死葬胡沙,魂魄空归
三怨:画师无耻,元帝昏庸)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评论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五、知人论世,探究主旨
1、《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诗言志,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杜甫,这首诗中表达了他什么样的志向和愿望呢?在这里我们还要用到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知其生平遭际,性情风格,思想功绩)
背景介绍: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一生,也未得一展抱负,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大历元年,杜甫流寓夔州,这一年他55岁。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是北方军阀割据,剑南川西唐朝与吐蕃争斗不休,国家动荡。
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我们不妨来对照一下: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美不得宠才华横溢,才不得用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一生漂泊,功业无成)
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2、背诵全诗(我们反复朗读了诗歌,也赏析了诗歌,争取马上就背诵下来)
齐声背诵,表现诗人的怨恨之情。
六、回顾学习这首诗歌的过程,明确怀古诗的鉴赏步骤。
这首诗通过咏诗怀古来抒发内在的情感。这样的诗叫怀古诗。这节课要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来明确咏诗怀古诗的特点及其及基本的鉴赏方法。
(补充:怀古(含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就是要知人论世,这是鉴赏诗歌的很重要的方法。)
1、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概述其悲剧一生,揭示其悲剧根源,点明昭君之怨。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2、鉴赏怀古诗的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描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3)、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借古讽今)
3、怀古诗的形式标志:
或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
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
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4、内容特点:咏古迹、怀古人、忆古事
5、思想情感:感慨身世、感伤兴衰、勉励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