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教案模板

时间: 金成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小编带来高中语文教案模板7篇,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教案模板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王权和奴性的深刻批判,培养民主意识

2、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文中重要、疑难语句理解作者对王权和奴性的批判;联系历史和现实加深对奴性的认识和批判。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读一首打油诗

皇上

皇上最勤政,皇上最刻苦。

皇上最爱民,皇上最民主。

皇上最多情,皇上最英武。

皇上最有才,皇上即大儒。

皇上最寂寞,皇上最痛苦。

皇上最寡欲,皇上最简朴。

皇上最难受,皇上尽受苦。

皇上最可怜,皇上最没福。

皇上最无私,皇上真圣主。

皇帝是这样的吗?做皇帝如何?你想不想做皇帝?有个怪老头,他也瞄上了王位,写了一篇杂文《我若为王》,过了一把皇帝瘾。他就是蹲过大牢却常常怀念监狱的聂绀弩。

三、作者简介

四、理解主旨

(一)课文我们已经读过一遍了,也已经随着聂先生去领略过一番做王的滋味儿了,那么大家说说做王以后到底是怎么样的呀?(学生说出做王后的种种光景,教师指导:作者层层递进,尽显帝王威风八面,越说越起劲,简直心花怒放了)

(二)文章既然题为《我若为王》,作者把为王以后的种种好处都写尽了,那么到此文章是不是可以结束了呢?

明确:如果到此结束就浅陋了,属纯粹的“无厘头”,假想为王成了泄欲的工具,那么就毫无杂文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了。下面,就让我们来品读文章的最后三段。

1、那么作者为王后感觉如何?感到单调,寂寞,孤独——这样做王有劲吗?没劲。刚才心花怒放的热闹一下子冷却了。

2、孤独寂寞可以使人更加冷静地思考问题,于是作者接下来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呀?提出“为什么人们要这样”的问题。

3、作者醒悟到:我生活在奴才们中间,而我自己也不过是个奴才的首领罢了。

4、醒悟之后,“我”要怎么做了?为什么要这样做(用文中的话回答)?

“醒悟之后要杀奴才、灭奴种;因为“我认为世界之所以还大有待于改进,全因为有这些奴才的缘故”。

5、结果会怎么样?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为什么?理解一个疑难句子

(三)、批判奴性

1、什么叫奴性——奴才的品性、德性

2、奴性的特点。通过文中与句概括归纳;让学生有表情朗:“读低微的,柔婉的,畏葸和娇痴的,唱小旦的声音:‘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是他们的全部语言:‘有道明君!伟大的主上啊!’”(把那种深入骨髓的奴颜媚骨读出来)

3、像这样可恨的奴才有很多。比如:在先秦时期,齐桓公的厨师易牙为了讨好主子,心甘情愿的杀掉自己的孩子,烹成肉羹,献给齐桓公;联系你所读过的文学作品或看过的影视作品等,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奴才”形象,并加以评价。

4、结合课文和历史,说说王权和奴才是什么关系?它们有什么危害?

明确:首先是相互对立的关系。掌权的人是统治、管理奴才的一方,奴才则接受统治、管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地位不同,做奴才的总想做王,做君王的总想压制奴才。但另一方面,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奴才是君王赖以生存的温床,君王是建立在奴才的地基上的。所以要铲除奴才,也要否定王权,最终实现人人为王,人人不是王的平等、民主的制度。危害(由学生自由发挥):人人自危,不利创新;娼妓为后,是非不分;白痴当道,贤能不士;欺上瞒下,军昏民苦

点出这篇杂文的深刻指出就在于不是单纯的批判王权,而是对奴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五、现实意义。

1、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讲究的是三纲五常,尊卑有序。官大一级压死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让人精神变的麻木,欺压人的人会心安理得,被欺压的人也会心安理得。在封建社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的环境中,很容易让人是非不分、唯命是从、逆来顺受。这就是奴性。就是到了今天“平等”这个词在人们的心中到底有多重,还要好好想想。请大家看课后练习三的材料,说说你觉得身边有奴性吗?你身上有吗?

2、回顾打油诗

皇上

——看电视剧有感

皇上最勤政,皇上最刻苦。

皇上最爱民,皇上最民主。

皇上最多情,皇上最英武。

皇上最有才,皇上即大儒。

皇上最寂寞,皇上最痛苦。

皇上最寡欲,皇上最简朴。

皇上最难受,皇上尽受苦。

皇上最可怜,皇上最没福。

皇上最无私,皇上真圣主。

教化奴儿们,别长脊梁骨。

最近帝王剧泛滥,许多电视剧严重违背史实。要知道封建社会是产生不了民主的,所谓的明君也只是从大局上维护和绵延王权专制和残暴。作家余杰说的不错,在一个民主、法制、科学的年代,大唱帝王之赞歌,鼓吹专政独裁,张扬奴性意识,宣传封建思想,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看来,走向真正的民主,我们任重道远。

引导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没有奴性的人,说真话,做真事。聂绀弩本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六、总结。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我们说,从今天起做一个真正的人。

高中语文教案模板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对比论证方法。

2、背诵全文

3、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教学。

2、早自习预习文章,疏通字义。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4、利用抢答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诵,直至背下全文。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答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

课件、记分牌。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课前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音乐全屏展示。)

同学们,上课前给你们播放的歌曲好听吗?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你们知道我国的教师节是哪一天吗?

为什么我国要设立这个节日,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大家说的很对。当今社会尊师重教已经巍然成风,但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却不是这样的,当时的情况如何呢?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唐代散文家韩愈的千古佳作《师说》,从中去找寻答案吧。

二、解题、出示教学目标

1、解题:

“说”,古代散文中的一种,属议论文范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通常这类文体我们可以理解为“解说关于的道理”,“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教学目标:

反复朗读、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三、朗读欣赏与指导

1、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四、研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

1、把全班分为三个大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竞赛,宣布比赛规则,每组派一位同学负责记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

(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

提问: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为什么要从师?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

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一段从师的必要:孰能无惑;

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小结:这一段从正面论述了从师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然后依次说明了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全班同学齐读第一段。)

(请同学按照思路背诵第一段。)

3、理清第二段思路:

提问: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三组对比,抨击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人,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句子。

明确:

故之圣人──今之众人

二段 爱其子──与其身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找三位同学,师生合作共同朗读第二段,进一步明确三组对比的内容。(根据学生朗读情况稍加点评。)

分组背诵三组对比。

4、理清第三段思路:

(全班男生齐读第三段。)

提问:在“从师”这一问题上,孔子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作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

孔子的行为

三段──结论

孔子的言论

(请同学按照思路背诵第三段。)

5、理清第四段思路:

(全班女生齐读第四段。)

提问:这一段交代了什么?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明确:

四段──交代缘起:好古文不拘于时

五、小结

这篇课文四段都围绕“从师”这个问题展开。第一段正面论述从师之道,说明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第二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第三段运用孔子的言行,进一步从正面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段交代了写作缘起。

六、齐背全文

1、请同学根据板书背诵全文。

2、播放画面,配上音乐,师生共同背诵全文。

七、总结

1、统计各组最后得分,宣布比赛结果。

2、布置课外练习。

高中语文教案模板篇3

知识与技能:

⒈了解和掌握书序的特点。

⒉掌握文言词语:咸、毕、惠、信、兴等词的意思和用法。

3.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

过程与方法:⒈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的意旨。

⒉背诵课文,培养熟记能力。

⒊鉴赏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⒋体会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及叙、议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

2.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掌握归纳多义词的义项。2.体味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的语言特色。3.背诵课文。

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2.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解决办法:1.加强朗读,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反复诵读。2.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了解作者及“序”的有关知识。

2.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思路。

3.讲读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兰渚之亭则流芳百世,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吧!

二、解题,介绍作者

(1)《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宴集序》。序,文体的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文字。书序一般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这里用以记事。

兰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西南兰渚,此地有亭,故称兰亭。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举行盛大的文人宴会,临流赋诗,抒发情怀后将这些诗汇集成册,由王羲之作序,写成本文。

(2)介绍作者及写作目的。

王羲之,东晋琅邪临沂人,出身于士族名门。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家和杰出的书法家。青年时有美誉,朝廷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为王右军。

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记叙兰亭景致和宴会盛况;二是借这篇序言表达自己的观感。全文既写出了作者与名士的宴饮之乐,又写出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的感慨,是一莴流传千古的名篇。

三、整体感知

⒈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音节,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⒉教师指导朗读:

正音:会(ku?i)稽修禊(xì)激湍(tuān)流觞(shāng)曲水齐彭殇(sh?ng)游目骋(chěng)怀

语调:“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要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⒊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一次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⒋了解“序”的体裁特点。

提问、讨论: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指出本文中能体现“序”的特点的内容。

[点拨]: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作为书序,本书介绍了作诗的缘由(由修禊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作诗的精彩(“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意义。这便是本文不同于一般书序之处。

⒌请大家以小组学习的方式,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下标记,一会我们共同解决。

⒍提问: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作者的情感是在变化着的,好请大家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并分析作者感情的变化。

(2)明确:“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作者的情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⒎给文章划分段落,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乐)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痛)

第三部分:明作序目的。(悲)

四、赏析课文

⒈学习第第一部分,理解文意。

(1)教师强调重点字词:毕、咸:全、都。修:长、高。引:招致、招引。其次:其间。次,旁边。惠风:和风。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所以:这里是“用来”的意思。极:尽。娱:乐。信:确实。

(2)请两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3)教师提问:第二段最后一句写到宴饮“信可乐也”,文中都写出哪些“乐”?

明确:一是名士相聚之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二是环境优美之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三是气候宜从之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四是相聚狂欢之乐:“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是以畅叙幽情。”

(赏心、乐事、良辰、美景——四美并具。)

⒉指导学生背诵第一部分。

理清背诵思路:第一部分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周围的环境、场面,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五、总结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珠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这些雅士们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同时这为下文的议论和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六、布置作业

1.翻译第一部分文字。

⒉结合课文,展开联想,写一段文字,描写兰亭的美景,2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1.学习第二、三两部分并背诵。2.总结全文,鉴赏本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第一节

二、讲析第二部分:

⒈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节,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

⒉指名学生翻译重点语句(教师提示重点字、词)。

①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或,悟,因)

②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③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之、系)

④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化”、“期”的翻译)

⒊学生齐读课文

⒋讨论分析:

⑴提问:本段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

明确:作者承接上文“乐”,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⑵由第一自然段的“乐”转入本节的“忧”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明确:“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⑶本节的议论与前一段的叙事是如何联系的?

明确: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是承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趣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⒌学生试背第二部分

三、讲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第四段

(2)指名学生口译第四段

重点字词提示:①若合一契②临文嗟悼③一死生,齐彭殇④其致一也

(3)讨论、分析:

①作者在这段中抒发了哪些感慨?

明确:一是“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二是“后之视今,亦犹今视昔”。

②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认为死就是死、生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的意味。在对老庄哲学虚无主义世界观的批判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生的眷恋和热爱;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因为作者认识的局限性,更多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③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

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舌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学生试背第三节。

四、总结全文(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明确:第一自然段中从作者对此次宴集环境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快乐的,道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从而与第一自然段的乐生之旨相一致。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2)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体现在哪里方面呢?

明确:本文仅325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略举数例如下:

1.写景。以“崇山峻岭,茂森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

2.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语,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趣。

3.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一二。

2.背诵全文。

六、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乐)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痛)

第三部分:明作序目的。(悲)

高中语文教案模板篇4

教学目标 :

1.学习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光”的象征意义。

2.学习本文作者展开联想,逐层深入地剖析事物内涵的写法。

3.学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怀、表达感情的写法及文章“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光”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怀、表达感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

一、背景知识介绍:

1.请学生于课文结束处看到本文写作时间: 1942.3

2.你知道此时的中国是怎样的状况吗?学生分析这段时期的国内形势。

3.教师补充。

4.学生回忆学过的巴金的作品,简介巴金。

巴金的经历需简介,着重点在于他背叛家庭,走向革命的勇气与热情,引导学生品读文字蕴含的力量。

二、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形式:学生依次逐段朗读课文。听读者注意读者的情况,并思考如下问题:

要求:(1)读罢全文,你能发现作者的感情变化吗?请用具体词语例证,是什么力量令其感情变化。

(2)全文哪些段落写光?

讨论明示:

(1)作者情绪由低落悲观转为乐观高潮。第一段的“窒闷”,尾段的“微笑”,可以显示光令其感情变化。

(2)3-12段写光。

难点:2段到底有没有写光?应该说涉及了光,或说暗写侧写光,作者对于光已感觉到了。“漆黑一片”到“黑色逐渐谈”以至“终于分辨出来了”,这过程变化靠得是光,第3段的内容也恰恰是这一结论的注脚。

三、讨论课文结构内容

1.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形式在于其线索。本文线索是光。引导学生依课文内容总结出本文的内容脉络。

明确:眼前/现实光回忆光联想光眼前/现实光

2.如果我们写这篇文章,多会从回忆光后,便以议论抒情性的语言来剖析挖掘的内涵,可是作者却联想三个故事,继续实写,目的何在?

导析:

(1)请为三个小故事添加标题,概括其内容。

(2)两个神话故事可否去掉一个?为什么?写第三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3)联想光的目的何在?

明确:

(1)

a哈里希岛的故事:长明,盼归之,姐姐点照亮渔人归途,长夜孤。

b爱之光、希洛与利安得尔的故事

c友人投江被救

(2)不能去掉。

因为第一个故事中的是指路的,第二个故事中的是精神的,中蕴含着勇气与希望。二光内涵不同,第二个故事中的不仅指路,更是精神依托,文意更加深入了。

写第三个故事目的在于显示的力量是巨大的。友人投江,心已冷尽,但就是这垂死之人的心竟被光照亮,光为他带来了人间的温暖和美好的情谊,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与信念,的内涵在这个故事中进一步被挖掘展示。

(3)联想光,作者是借此来剖析挖掘的内涵,让人们在丰富的感性材料中认识的作用,这自然比用议论抒情的方式来讲的内涵更形象,更能开阔人的思维。而且这几个故事很具有代表性,现实与理想,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人们对于的感情都是一样的,的意义更明了了。

四、小结

思想内容的小结:

归纳包含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

艺术手法的小结:

象征手法的运用。

善于运用联想来感性地揭示文章内涵的写法。

五、作业 :

以“”为题,用象征手法写一篇揭示“”燃烧自己,造福人类的品质的文章,600字左右。

六、板书设计 :

高中语文教案模板篇5

【定位】

1. 突破传统的寓言解读模式,指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解读寓言。

2.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研究探讨把握中心,深入领会文章内涵,要从文章中读出自己的体悟。

【切入】

方法一 引用“狼来了”的寓言故事:如果是一个人这样说你不相信,那么许多人说呢? 许多人说的是真实的你可以相信,如果他们自己也没有辨别真假,你又何去何从呢? 有一句值得思考的话: 谎言说一千遍也就成了真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进而思考: 面对历史流传下来的东西,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你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呢? 从寓言的解读导入对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的学习。

方法二 由寓言本身的解读导入。

指导学生看课文题目: 读、寓言。(寓言学生并不陌生,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寓言的理解。) 钱钟书先生读《伊索寓言》提出了他的观点,你接受钱钟书的观点吗? 你有自己新的见解吗? 导入课文的解读。

【探究】

课前预习,了解作者的主要情况:生平、作品、风格、主要成就等,自我体会文章,写出体会要点。钱钟书(1910 —1998 年) ,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他深入研究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的阅览和研究。融广博的知识和精卓的见解于一体是他的所有学术著作的一个共同特点。阅读课文要抓住这个特点。

依据方法一

1. 读文章的九个寓言故事,了解钱钟书的解读有什么共同特点?

提示:钱先生对传统的浅薄见解一一做了纠正,从新的角度提出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见解。

2. 思考这些观点与你自己以前读寓言的感受一样吗? 并从文章中找出作者的观点。“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3. 结合全文以及你自己的人生体会,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1) 可以指导学生从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由每一段的关键句可以把全文大致划分为三部分: 1 - 3自然段;九个故事;最后的结论。

(2) 通过文章内容让学生了解:如果把人类历史比做人的一生,古代乃是人类的童年时期,现代则是成人了。那么就容易明白,古代的《伊索寓言》为什么那么浅薄、幼稚、简单。同时成人是喜欢小孩子的。从而理解人们为什么喜欢《伊索寓言》又是在什么意义上喜欢它的。

(3) 在引导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讨论, 思考作者观点的现实意义。可以精读最后一段强化理解。

提示:现代社会的人事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并不像寓言所讲的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情形要复杂得多,是非颠倒、善无善报、恶无恶报的情形是常有的。

生活在现代社会,要避免碰壁上当, 头脑就不能那么简单幼稚。人事是复杂的,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才会有清醒的认识,才有适当的对策。

(4) 在以上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思考:怎么重新审视寓言的“寓意”? 可以从九个例子中选一到两个例子的解读来分析。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教师适当点拨,不拘一格。

4. 深入探究

(1) 成人、小孩和寓言的关系。

(2) 思考卢梭反对儿童读寓言与钱钟书反对之间的差异。

(3) 对苍蝇的话“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的自我理解。

注意:教师在学生思维开发上做方法指导。

依据方法二:

从寓言对人的教育作用角度思考:寓言果真能起到那样的作用吗?引出钱钟书的观点,再从结构上结合学生自己的人生社会体会入手解读文章。以下步骤同方法一。

【拓展】

引用20_ 年高考作文题中“智子疑邻”的故事: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的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的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的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做呢? 谈谈自己的体会。

注意: 要有新意, 不要就事论事,应从新的观点角度解读;写出要点、文章均可,字数不限。

【实践要点】

1. 教学中一定要权责明确: 教的主体是教师; 学的主体是学生。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重新审视教学中学生的地位。

2. 抓住关键的问题即要点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探究,不纠缠小的枝节问题。

3. 重点放在钱钟书先生对寓言的重新审视的思考方法上。(陕西/ 杨 岩)

高中语文教案模板篇6

一、导入:(3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三小说。小说是通过设置环境、安排情节、塑造人物来表现主题的一种文学样式。根据以往关于小说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说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还在前后安排了序幕和尾声;小说的人物分为三类,即主题人物、陪衬人物和线索人物。在环境、情节、人物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核心,而环境和情节都是根据人物塑造这个核心来设置安排的。

那么小说是如何来塑造人物的呢?这节课,我们试图通过学习这个单元的《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三小说来品赏小说人物,学习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有关手法。

二、品赏林黛玉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先来共同研究《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这一人物。

林黛玉是《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关键人物,那么,对于这个关键人物作者是如何来刻画描写的呢?

1、直接的心理描写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黛玉从此便要开始她在贾府的新生活了,这时的黛玉的心里都想了些什么呢?是欢呼雀跃,是充满期待,还是其它的什么心理?请同学们用小说中的原话来回答。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多媒体打出)

黛玉这是到了自己的外祖母家啊,怎么会这么谨小慎微呢?

本文开的这段对林黛玉心理的直接描写,十分清晰地呈现出了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内心世界,让读者一下子就明了了黛玉敏感、谨慎、自尊的性格特征。由此可见,好的心理描写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它也是人物塑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2、间接的心理描写

人物的内心世界除了通过直陈的方式表现之外,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间接地表现。这种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我们称之为“间接的心理描写”。(媒体打出“人物的心理描写手法:直陈、间接(语言、行动)”)

那么,林黛玉进贾府后的哪些语言、动作和行为具体表现了她初进贾府时的内心世界?

请各小组派代表说说本组找到的相关描写。(点一二小组即可)

3、外貌特征

那么,这样一个“细致缜密、聪慧机敏、自尊特立”的林黛玉具有怎样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呢?请同学们把小说中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

请同学们齐读这些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和段落。

从这些外貌描写我们能看出林黛玉这个人物到底具有怎样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呢?

——貌若天仙、行止高雅、体弱多病;眉目含情、聪慧机敏、多愁善感。(多媒体打出)

同学们,这些有关林黛玉外貌的描写,是作者直接呈现给我们的吗?

——显然不是,这些描写都是通过他人的观察和评说来完成的。这种通过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观察和评说来描写人物的手法属于“人物侧面描写的手法”。这里,顺便说明一下,对人物进行侧面描写,除了借助他人的观察和评说之外,还可以借助人物来衬托、借助环境来烘托。(媒体打出“人物侧面描写的手法:他人的观察与评说、人物衬托、环境烘托”)

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观察和评说来描写林黛玉的外貌有什么好处呢?

三、品赏祥林嫂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再来共同研究《祝福》中祥林嫂这一人物。

1、外貌特征

《林黛玉进贾府》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林黛玉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那么,《祝福》的作者是怎样来描绘祥林嫂的外貌特征的?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把小说中集中描写祥林嫂肖像的三处地方找出来。(学生齐读)

请问,祥林嫂的外貌特征也是主要借助他人的观察和评说表现出来的吗?

2、心理变化

从这三处描写中,我们看到祥林嫂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小组讨论:祥林嫂外貌的变化折射出她怎样的心理变化?

再讨论:为什么祥林嫂的心理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为什么不被允许参加祭祀就让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

3、小结:由此看来,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只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逐渐地、一步一步地呈现祥林嫂的内心世界及其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一步步走向末路的心路历程。祥林嫂的心理变化是通过她的外貌变化间接表现出来的。这些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让这个悲剧人物的形象更加具体、丰满、更具有感染力、冲击力和震撼力。(多媒体打出)

四、总结(2分钟)

通过我们对林黛玉和祥林嫂两个人物的外貌描写和心理的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对人物的正面的外貌描写还是和侧面的外貌描写,无论是直接的心理描写还是间接的心理描写,都是小说描写人物、塑造人物极为有效的艺术手法。这也是我们学习本单元的三小说所要达成的目标。(多媒体打出)

五、赏析老人的形象(25分钟)

1、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刚所学到的赏析人物的方法,自读《老人与海》,分组合作探究,完成导学案中所有的学习任务。15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导学案·合作探究”第1题和第2题的结果。(15-20分钟)(多媒体打出)

2、(学生汇报后多媒体打出参考答案)

第1题:老人在与鲨鱼搏斗的每一个回合中都有内心独白,这些内心独白有些是有声的,有些是无声的,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自己读一读,小组讨论:这些内心独白反映了老人怎样的心理?你认为他的哪一句内心独白最能代表他的这种心理?

——老人在绝望和希望中挣扎,但每一次都是希望战胜了绝望,他要和鲨鱼斗到底、斗到死。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第2题:在老人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精神?老人在你心里是怎样的形象?

——永不屈服、永不服输的精神。

——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却自强自信、敢于挑战的、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子

3、延展:你能根据你心里的老人形象描绘出老人的外貌特征吗?(5分钟)(多媒体打出)

4、小结:通过合作探究,我们发现《老人与海》这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老人与鲨鱼进行搏斗的过程中的心理进行大量的描写,来突出老人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形象的。(多媒体打出)

六、单元教学总结(7分钟)

其实,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正面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那正面描写的手法有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的手法有通过他人的观察与评说来描写的、有通过人物来衬托的、也有通过环境来烘托的。

我们这一单元所学习的三小说在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上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希望同学们将我们在这一单元的三小说中所学到的有关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记叙类文章的写作中去。

高中语文教案模板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同类诗歌语言艺术现象。

3.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

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则是谈中国诗歌语言艺术具有暗示性的重要特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想:

课前学生要充分自主预习,能借助段落的中心句,把握主要自然段的大意。使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一起欣赏一高考满分作文(屏幕显示):广阔的苍穹上突然上演一出绝世的舞蹈。然后,一个“雁字”,接着一个“雁字”。我呆在那里,无法动弹,直到夜幕徐降,芦苇荡的尽头响起了母亲的呼唤声。

年少的我,并不知这里边有一种民族文化哀愁。后来,我在古代名中,读到了“雁阵惊寒”,顿时感到了一种彻骨的诗意。于是,我一次又一次仰望天空,努力寻找大雁的影子。然而,我失落了,它们越来越少,“雁阵惊寒”般的名也很少问世……

是谁偷走了“雁字”的影子?

又是谁,荒芜了文化的天空,扼杀了我的诗意?……

(2022年高考江苏卷《怀想天空》)

一种美好事物的消亡,代表着一种生活情景的消逝,这位敏感的作者对此充满了叹惋和怅惘。请大家找一找古诗文中包含大雁这一美好意象句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