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教案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教案

时间: 新华 语文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面是一些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教案免费阅读下载,希望对大家写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教案有用。

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

3.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教学设想

1.这篇文章语言十分简练。全文433字,既概括地介绍了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更具体地说明了核舟雕制的精妙;形象逼真,核舟上雕刻的苏轼、佛印、鲁直、舟子,各有各的情态,核舟上的船舱、窗户、对联……,历历可见;层次分明,先概括介绍,然后具体加以说明,在具体说明中,先言船舱,再依次言船头,船尾,船顶,最后归纳小结;重点明确,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文章以写苏东坡等三人坐在“船头”的情景的第三段为重点,这段用了131字,占全文总字数的百分之三十。

2.要理解文意,首先得读懂这篇文言文,明白文中词句的含意。教学中可逐句逐段讲解,搞清文意,最后归纳小结。

3.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字音、句读念准确,读通文章。

2.讲解文章1、2段。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各自阅读课文。

要求:一、借助注释、字典,弄懂文句。二、想一想每段主要是写什么。三、阅读中有不懂之处可随时举手发问。

二、学生朗读课文。

叫三个学生各朗读一部分。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可当即解决,也可留待串讲时解决,如何为好,酌情定夺。

三、讲解课文1、2段。

第1段

讲解:“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木石”,“木”,树。“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wǎng,没有;“因”,根据;“具”,具有。”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yí,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语。“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泛”作飘浮讲;“云”,语气词,无义。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提问二;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讲解: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一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第2段

讲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jī,零数,余数。“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望”,通“方”,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船舱的舱顶有篛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那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上的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1顶船篷(能看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提问二: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讲解: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让学生背下来。

2.阅读3—6段,弄清楚每句的意思,理解各段之意。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讲解3—6段

2.总观全文,了解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高超。

3.本文简练精致。先分说后总说。学习文言词语、句式。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

先叫学生朗读3—6段;再叫学生回答这四段各段的文意;答毕,酌情讲评。

二、讲解3—6段。

第3段

讲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é,高耸;“为”,是。“佛印居右”,“居”,位于。“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执”,拿着;“端”,头;“抚”,按,搭在上面。“鲁直左手执卷末”,“末”,尾部。“其两膝相比者”,“比”,紧靠;“者”,表定语后置,定语还原即为“相比之两膝”。“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式,“隐”后省略“于”。“佛印绝类弥勒”,“绝”,极度;“类”,相似。“左臂挂念珠倚之”,“倚”,yǐ,靠着;“之”,代左膝。“珠可历历数也”,“历历”,分明可数。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小小核舟的船头部分是如何雕刻的,都雕刻了些什么。船头坐着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三友聚会泛舟赤壁,三人性格气质不同而情态各异。“峨冠而多髯”的主人苏东坡坐在中间,他正与紧靠左首而坐的黄鲁直“共阅”。一幅展放在膝上的“手卷”,共同赏玩品评,神情专注。“佛印极似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一幅超凡脱尘的神态,他右膝卧地,曲右臂支船,左膝竖起,左臂搭在左膝上面,左臂上还挂有一串念珠,珠子粒粒分明可数。

提问二:这段文章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讲解:有三个特点:一、以形显神。苏东坡“峨冠而多髯”,饱经世事而所好执着,“左手抚鲁直背”,与之“共阅一手卷”,多情的苏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黄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竖左膝”,“挂念珠”,现出超尘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在前。三人形貌栩栩如生,性格气质各呈其态。二、对照鲜明。苏东坡和佛印,一为才高情笃的诗杰,一为超尘脱世的名僧,情态迥异,鲜明的对照更显出雕刻之工。三、笔触细微。“卷底衣褶”之绉纹都可见到,“念珠”粒粒清楚分明,“可历历数也”。微细之处都如此清晰明白,显示了刻工之不凡。

提问三:这段为何写得比较多?

讲解:这段的内容紧扣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的旨意,最足以表明此旨意,所以作者把这段当作全文的一个重点来写,写得比较多些。

第4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尾部分的雕刻。“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这句的主语是“左右”,不是“楫”,谓语是主谓结构“舟子各一人”;“子”,泛指人,如“男子、女子”。“居右者椎髻仰面”,“居”,位于。“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攀”,抓着,拉着;“状”,情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蒲葵”,也叫扇叶葵,棕榈科常绿乔木;“抚”,摸着。“其人视端容寂”,“端”,直,正;“容”,容貌。

提问:从这段文章看,这条船是在行进呢,还是已经停下了呢?从何见之?

讲解:这条船已经停下了。这从两个方面可以见到:一是“舟尾横卧一楫”,船桨已经放下,表明船已停了。一是两个“舟子”之所为,其一是“仰面”朝天,左手倚靠在横木上,右手扳弄着脚趾头,口中还在随情啸叫,他没有操桨驶船;另一是右手正拿着蒲葵扇煽火煮茶,他的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煮茶上面,他也没有操桨驶船。

第5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字。“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壬戌秋日”,即明熹(xī)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轼《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轼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钩画了了”,“钩画”,字的一钩一画。

第6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为篛篷,为楫……为念珠各一”,“各”,包括篛篷、楫……念珠等,不单是念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ī,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小结:

1.提问: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优点?

讲解:这篇文章有四大优点:简练精致,形象逼真,层次分明,重点明确。(详见“教学设想”)

2.一词多义

为:①制,做。“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有。“通计一舟,为人五”。

木:①木头,木材。“能以径寸之木”。

②树。“以至鸟兽、木石”。

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奇:①奇异。“明有奇巧人”。②jī,零数,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①动词,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炉上有壶”。

②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端:①开头一边。“东坡右手执卷端”。

②直,正。“其人视端容寂”。

3.特殊句式

省略句式“各隐卷底衣褶中”,“隐”后省略“于”。“则题名其上”,“名”后省略“于”。

定语后置 “其两膝相比者”,定语“相比”在中心词“两膝”之后,“者”,标志定语后置。

此外,文中有一个带双宾语的句子:“尝贻余核舟一。”双宾语是“余、核舟一”。

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第三段。能背诵全文者背诵全文。

2.作课文后面的练习。

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教案篇2

《芦花荡》

【教学目标】

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体味这个英雄故事传奇色彩;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教学重点】

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揣测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课前预习】

通读课文,课前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考虑课后练习,写动身言提纲。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课时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的`确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

二、学生预习后提出问题,教师解决

早读课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朗读,大家预习得怎么样?还有那些生字词需要协助的吗?(学生提出,教师解决。)

三、作者介绍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

四、指导学生整体掌握课文内容

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泾渭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词语进行赏析)

感悟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略)

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材分析:

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这同他本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因厌恶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官场的营私舞弊而三次辞去官职。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心情放松愉快。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

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2.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学习文言文得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来不得半点的偷工减料。同时,学习起来又不能过于琐碎、教条,还得动脑筋让学生在积累基础知识之余,感受到学文言文的乐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文章更是要在读中去体会它的美,在说中去挖掘它的美。因此,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美美地听”,力争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书《桃花源记》,齐读课题。《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

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2.写作背景。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诵读课文

(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等)、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要求学生认真听清,仔细记。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朗读要求:①字音要读准。②句读要分明。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3)指名读,学生或老师进行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桃源意境。

2. 感知课文

(1)文章以 为线索,以 为顺序,从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

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访问——离开(或发现——进入——作客——辞别——再寻)(意思对即可)。

(2)请用简单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1. 结合注释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质疑。

2. 重点掌握:

(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

(2)古今异义字词

鲜美 古:鲜艳美丽 今:(味道)新鲜

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指运输事业

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不管

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

如此 古:像这样 今:这样

延 古:请 今:延长.延伸

(3)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4)一词多义

舍:舍弃 房子 乃:于是,就 竟然

具:都 详细地 志:作标记 所作的标记

遂:终于 于是,就 寻:寻找 随即,不久

(5)同义词

具、悉、咸、皆:都 缘、扶:沿着 云、道:说 乃、遂:于是

(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

3.课文翻译,讲述桃源故事。

五、本课回顾,各说收获

这节课学到现在,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请你将本课所采摘的知识之果与大家分享吧!

六、布置作业 ,巩固迁移

1. 查字典,弄清文中成语的意思。

2. 用现代汉语把《桃花源记》改写成一个故事,或就其中的某个部分,加以想像,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3. 练习背诵课文,能背多少是多少,尽自己努力。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线索:渔人的行踪 顺序:时间

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发现)

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进入)

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访问)

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离开,再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如作者、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线索、顺序、故事内容等方面。

2. 展示背诵成果,此时的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二、品读课文

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 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学生大胆想像,尽情诉说。)

第二、三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

(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 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

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

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5.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当渔人要离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为世上的动乱黑暗、秦朝以后

的朝代变化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

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1. 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不矛盾,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

2. 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3. 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鉴赏写作特色、体悟主旨

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而对“忽逢桃花林”和归来得寻“遂迷”“未果”的传奇性开头、结尾,则写得清晰简略。

2. 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⑥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⑦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

3.你是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 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2. 亲历桃源:假如你亲身到了桃花源,请展开想像,描述一个特定情境,展现桃源之美。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所见:土地平旷……怡然自乐。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环境良好、生活安定)

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情节、结构分析小说,并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理解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4、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5、分析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2、文章的写作背景。

【教学方法】

1、阅读第一法──质疑法(提问法)。

2、听录音法、朗读法。

3、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惮dàn歌吹chuì漂渺piāomiǎo归省xǐng潺chán皎洁jiǎo撺摄cuānduo絮叨xùdāo凫水fú行家háng纠葛jiūgē怠慢dài家眷juàn蕴藻yùnzǎo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⑴倘:连词。有“如果”的意思,表示假设。

⑵大抵:副词。有“大多”、“多半’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的基本估计。

⑶相仿:大致相同。仿:类似。

⑷欺生:欺负新来的生人。

⑸怠慢:冷淡。怠:轻慢。慢态度冷淡。

⑹诚然:副词。有“确实”的意思。

⑺舒展:原指伸展得开,不蟋缩。本课是“舒畅”的意思。

⑻通通:本课形容船头激水的声音。

⑼朦胧:月光不明。本课用作动词,是“模糊起来”的意思。用作形容词,泛指(光线、物体、思想、意识等)模糊、不清晰。

⑽歌吹:歌声和乐声。

⑾屹立: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屹:山峰高耸的样子。

⑿疏疏朗朗:形容稀疏的样子。

⒀扫兴:正当高兴的时候,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情而兴致大减。兴:兴致。

⒁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葛: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童年是我们最值得珍藏和回忆的美好时光,老师很想知道你童年时,你最喜欢去哪里?最喜欢做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的画面。

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2、写作背景:这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看社戏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二、初识课文

听录音,弄懂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三、课文分析

1、提问:请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分层,归纳段意、层意。(讨论并归纳)

第一部分(第1~3节):写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交代出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和参与人物。

第1层(第1节):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和机缘。

第2层(第2节):交代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第3层(第3节):平桥村乐土的乐事:钓虾、放牛。并为最大乐事──看社戏作铺垫。

第二部分(第4~30节):写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1层(第4~9节):写看社戏前的波折。

第2层(第10~13节):写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第3层(第14~21节):写在赵庄看社戏。

第4层(第22~30节):写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第三部分(第31~40节):写看社戏后的余波。

2、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讨论并归纳:

⑴六件事:

①写了人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②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③看社戏前的波折;

④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⑤去赵庄看社戏;

⑥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⑦六一公公送豆。

⑵详写的是:③④⑤⑥略写的是:①②⑦

3、提问: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讨论并归纳:

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着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4、提问:“我”看社戏的时间在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讨论并归纳:

在春末夏初。因课文写“消夏”“扫墓完毕之后”,“罗汉豆成熟”“两岸的豆麦”。写的是春末夏初时的景物。

5、提问:“我”看社戏的地点是平桥村。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为什么称它为乐土?讨论并归纳:

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点。但在我是乐土。因为:

⑴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于幽幽南山”了;

⑵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掘蚯蚓,钓虾,放牛;

⑶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人人平等。

四、小结

本文作者围绕看社戏,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去看戏途中,看社戏的过程和看戏后归航偷豆,令人读来如身临其境,深受感染。而对于得以看戏的机缘,看戏后的余波,作者则简略带过,用笔非常高明。详略之间,又并非简单化的截然分开的。详写中也间杂着略写(如母亲深夜候船)略写也绝不是都作笼统的交代(如放牛钓虾的乡间生活就写得充满情趣)。这些写法,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写作特色)

五、作业

1、练习一、练习二(可以不抄写题目,答案要详细准确)。

2、课后词语抄写两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鲁迅笔下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形象。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整体感悟能力和词句分析能力。积累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

一、导入

这是一篇小说,虽然是以作者的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但“我”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鲁迅。课文是《社戏》这篇小说的节选,“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二、讨论探究以下问题,分析人物形象

1、提问:平桥村本是一个“极偏僻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可课文中说“但在我是乐土”,为什么?

明确:

⑴“我”在那里受到“优待”──钓虾“归我吃”;坐船“在舱中”;和年幼的小孩“剥豆”;六一公公送我罗汉豆。

⑵可以免念枯燥无味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⑶没有严格的行辈之分,年纪相仿的“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⑷有热情好客的小朋友们:有“最聪明的双喜”,有乐于助人的桂生,有公而忘私的阿发。

⑸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掘蚯蚓”、“钓虾”;放牛;看戏;欣赏夜景;偷豆、吃豆。文中写“乐土”之“乐”是要反衬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不乐,表达了“我”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同时也反映了农村孩子的天真、友善和直爽的性格。

2、讨论这部分在全篇中的作用:

明确:

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引出了同去看社戏的人物──乡间生活的小朋友,还交代了“乐土”中的乐事,为下文写“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看社戏做了重要的铺垫。同时,平桥村的生活也是“我”所深深怀念的。

3、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好孩子头”还是“坏孩子头”?讨论并归纳:

⑴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表现双喜聪明。

⑵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

①船又大

②迅哥儿向来不跑

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

⑶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表现双喜聪明、细心。

⑷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表现双喜考虑周到。

⑸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到。

⑹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表现双喜做事有始终。

⑺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表现双喜反应灵敏。

小结: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

4、偷吃罗汉豆这一情节中,作者重点描写的是什么?

分析:这里,作者重点描写的是“偷”豆,通过对孩子们“摸”、“摘”、“煮”、“吃”等几个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和优秀品质。阿发在地里“往来的换了一回”的独特动作和“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的个性化的语言,充分表现了他热情无私的高贵品质。通过对“偷豆”和用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的处理,表现了双喜的聪明、果断、正直的性格特征。

5、论如何看待偷豆的事。设问:

⑴小伙伴们在什么地方“偷”?为什么“偷”?

⑵“偷”谁家的?怎样“偷”?

⑶他们怎样预防“偷”的秘密被人发觉,又怎样对待可能出现的后果呢?讨论并归纳:

⑴偷的是自家的豆,请的客是公共的,偷豆请客,理所当然;

⑵从六一公公的话可以证明“请客?──这是应该的。”

⑶六一公公还送豆给客人尝尝。因此,这不算什么盗窃行为。而是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

明确: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偷”中凝结着小朋友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中跳动着小朋友们纯洁无私的心;“偷”中反映着小朋友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偷”,一改一般意义上的“残酷、自私、遭人唾弃性”,而成为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6、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谈谈六一公公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讨论并归纳:

⑴“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表现六一公公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

⑵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揖,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

⑶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表现六一公公好高。

⑷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热诚。

小结: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

7、文除了这两个主要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他们分别是谁?各有什么性格、特征?他们对我是怎样的态度?

讨论明确:外祖母、母亲、阿发、年幼的等许多小朋友。

三、小结

课文描绘了农村少年的群像,着重刻画了双喜的形象,还有阿发等人;此外还勾勒了六一公公淳朴、热诚和宽厚的性格。作品的主题思想或者说中心意思,主要就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表现出来的。

四、作业

1、练习三,抄题目,认真分析作答。

2、背诵12~14自燃段。

3、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导入

解题:“社”,“礻”旁加“土”,是个会意字。“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祀,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

二、讨论探究课文

1、齐读课文第11~13节,讨论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月夜行船时沿途景色的?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

从嗅觉(清香)、触觉(扑面吹来)、视觉(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听觉(歌吹)、想象(戏台、渔火),写出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写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依次写出了“我”在沿途的种种见闻和感受,融情于景,情景交写得有形;“起伏的群山”,“一丛松柏林”;有色:豆麦的“碧绿”、月色的“朦胧”;有声:笑声、嚷声、水声、笛声;有味:豆麦的清香;有情:“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目失”起来。

作用: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也烘托出“我”去看社戏时轻松、愉快、兴奋的心情。

⑴景物描写多侧面,分别从色彩、声音、视觉、听觉、嗅觉各个侧面着笔,恰如多重奏管弦曲,给人以十分丰富的感觉,景物的`立体感由此产生

⑵景物描写多层次。这里所说的层次,主要指景物的空间位置,《社戏》中能清晰地显示出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

⑶达到了情景交融,也抒发了作者对农村的热爱之情。

2、看戏和看戏返回途中两次景物描写基本相同,但描写景物的次序却是互相颠倒的,描写上也有所不同,请找出来:

明确:

去时,最后描写的是“仙境”一般的戏台,而回来时却将戏台放到最前面来写。去时,尚可看到“淡黑”连山的曲线。(11节)回来时,“周围的黑暗只是浓”看不到什么轮廓了。去时,看到的远远近近的渔火,为返回时几个夜渔的老渔夫看见在浪花里蹿的大白船而停下艇子喝采的描写埋下优笔。(23节)这样的描写,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丝丝入扣,细致续密。

3、天晚上的社戏到底好不好看?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0、21两节可以看出)

4、六一公公送给“我”和母亲吃的豆,和昨夜吃的豆是一样的,为什么“我”感到没有昨夜的好呢?分析:

⑴昨晚的豆是自摘自煮,随心所欲地享受。

⑵是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夜晚,孩子们欢聚在一起的情况下吃的,孩子们觉得新奇、刺激。

⑶是在“很疲乏”,“许久没有东西吃”的情况下吃的。现在环境不同了,豆味也不同了。那夜的豆,是很普通的豆,那夜的戏,也只是一般的戏,或者说还有些乏味。“我”之所以赞美它,是因为当时特定的环境,从封建的课堂走入广阔的天地,又有一样热情好客的小朋友,“我”自然终生难忘。其实,赞美豆和戏,正是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热情、无私的好品质,表现“我”对劳动人民深沉而真挚的感情。

5、戏其实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讨论并归纳: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里未曾见到过的。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三、总结(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社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以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1、《学习指要》。

2、熟读课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教案篇5

【学生分析】

本文记述了一段幼时看社戏的往事,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虽然不同时代的儿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但儿童纯真的童心却必定是相通的。课文写的是童年趣事,而且主人公的年龄与七年级的学生大体相当,因此学生定然会感到亲切并亲近课文。但文章毕竟已年代久远,写的又是乡村生活,这对于当代少年,尤其是城市少年,是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隔膜,既易通又困惑的。

同时,十一、二岁的学生阅读的兴趣可能只集中在故事情节上,而忽视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从而难以真正地把握住文章的主旨及精髓。

【教学建议】

从以上学生分析可见,在本文的学习中,通过教师的背景资料提供、教学情境创设来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类比联想应该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课文很长(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又是经典美文,要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解、领悟,重难点之处要反复品读,充分思考、讨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悟。教师要创设课堂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于关键处、疑难处、精美巧妙处、深刻丰富处等等“有嚼头”的地方进行精读指导或突破式精讲,以实现学生对课文的深透理解。

课文不仅写了优美的景色,更写了淳厚的人情,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悟善”。“悟善”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引导学生运用真实的生活体验去感知和领悟作品中蕴含的“善”,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完善自己的人格。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借助工具书识记生字词,会读会写“惮”等字词,能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运用“踱、依稀”等常用字词。

2、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精妙语句,接受美的熏陶。

3、运用真实的生活体验去感知和领悟小说中人物身上所蕴涵的淳朴善良之情,让“善”点滴渗入学生心田。

【教学设计】

一、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并识记“惮、踱、棹、归省、行辈、撺掇、凫水、潺潺、缥缈”等字词。

2、借助各种手段查阅有关“社戏”的资料(文字、图片)。

二、课堂教学

1、导入:

请学生说说自己童年最喜欢做的事,由学生的发言引入课文。

2、整体感知,把握文脉:

⑴在预习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或30字内的一段话概括课文主要的内容。

要求:能突出“社戏”这个中心;能抓住记叙的基本要素。

⑵思考:课文题目是“社戏”,那小说的中心情节当然是看社戏,请找出具体写到看社戏的段落。

⑶(学生可以发现课文中真正写到社戏的内容很少)那么可不可以把前后的文字删掉,或者重新给课文拟一个标题?说出理由。(通过这一步的讨论、交流,既帮助学生理清这篇长长的课文的脉络:全文写了“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三大部分,“看戏中”部分又有“行前波折、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四个层次。同时又帮助学生体会如此行文的用意,为进一步理解文意作铺垫。)

⑷重点研读。阅读“船头看戏”一部分文字,讨论:

问题1:你觉得这出戏好看吗?你喜不喜欢?

学生充分发言,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问题2:那“我”觉得这出戏好看吗?“我”喜不喜欢这戏?(结合文中语句思考作答)

(从戏本身来看:“那铁头老生却并不翻筋斗”,“我最愿意看的”“等了许多时都不见”,很老的小生令人乏味,“我所最怕的”老旦偏又唱个没完。从看戏人的表现看:“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我忍耐地等着……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呵欠来”;“双喜终于熬不住”提出走时“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可见,戏本身并不精彩,“我”也并不觉得好看。但是,“我”却是喜欢这戏的,因为课文最后说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问题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39;矛盾?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去理解、领会。(如果学生一时不能理解,暂时存疑,引导他们去阅读课文其他文字,帮助理解)

3、局部研读,审美悟善:

⑴品味景物美:

①请善于抒情朗读的一女生有感情地朗读“月夜行船”、“月下归航”部分(教师播放多媒体制作的月夜行船画面,配以舒缓优美的横笛曲《航行》)

②优美语句小析:请找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说说这一句写了什么景物,美在哪儿。

③全班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齐声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④作者主要应用了什么手法把“月夜行船”、“月下归航”写得优美如画?(修辞、多角度描写)

⑵体悟人情美:

课文还写到了六一公公,写了双喜、阿发等小伙伴,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宽容而好客的六一公公对偷了他豆的孩子们只是责备“不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还亲自送豆给我吃,为了“我”的一句夸奖“竟非常的感激起来”的他又是如此的淳朴、厚道。

“最聪明的”象小领袖一般的双喜,建议偷自家豆的阿发,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的桂生……这些小伙伴们都聪明能干,热情友爱。

4、整体感悟,明了主旨:

戏并不怎么好看,可是让“我”至今难忘并感觉是再没看到过的好戏,美不在戏内而在戏外。那月下清新、幽远,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水乡是如梦如幻,让人陶醉的,但水村中那些如那山水般质朴、淳厚的人情更令人沉醉,令人感动,让“我”深深地眷念。

作者记忆中的故乡是童年时代的故乡,那里有质朴淳厚的人们,有优美的农村风光,有无忧无虑的童年,作者以社戏为依托,表达的是对精神故乡的永久眷念和对美好童年的真挚追怀。

教学反馈

1、给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惮()踱()棹()撺掇()

háng()辈归xǐng()fú()水

2、请运用“依稀、宛转、缥缈”等词语写一段话,描绘某种声音或景象。

3、结合课文,填写恰当的动词,并体会这样用的妙处: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下船,双喜()前篙,阿发()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在舱中,较大的()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开船,在桥石上一(),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起两只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参考答案

1、dànduózhàocuānduo

行辈归省凫水

2、略

3、见课本

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教案篇6

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

教学性质:

教读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设疑导入。

1.解题:“社”,“礻”旁加“土”,是个会意字。“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插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社,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

2.指导学生读“预习提示”,概括要点:这是一篇小说,虽然是以作者的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但“我”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鲁迅。课文是《社戏》这篇小说的节选,“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3.设疑引入:课文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夜吃的是什么豆?看的是什么戏?真的那么好吗?在课文中作者是如何写社戏的?请同学带着这些问题听教师朗读,看看课文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二)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批画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词句。

(三)讨论:课文哪一部分正面描写看社戏?演的什么戏?戏真的特别好吗?

明确:第17至21段,描写看社戏。演的是什么戏,课文中也没说。戏本身也并不好。“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实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

引导:看戏本身也写得不多,不详,那么作者写了些什么?是什么使“我”难以忘怀呢?

(四)引导学生重读课文,理清结构,提示学生注意时间和地点的转移。

(五)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提问:平桥村本是一个“极偏僻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可课文中说“但在我是乐土”,为什么?

明确:之所以是“乐土”,是因为“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而且这里乡风淳朴,好客,“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没有封建礼教的束缚:“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乐土”中还有乐事——钓虾、放牛。

2.讨论这部分在全篇中的作用。

明确: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引出了同去看社戏的人物——乡间生活的小朋友,还交待了“乐土”中的乐事,为下文写“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看社戏做了重要的铺垫。同时,平桥村的生活也是“我”所深深怀念的。

(六)引导学生自读第5至9段,画出表现“我”心情变化的词句,说说这样详写的作用。

明确:心情变化:盼望——焦急——失望——猜测——沮丧、赌气——高兴、有希望——兴高采烈。这样写突出了要去看社戏的迫切心情,为写看社戏的乐趣做铺垫。

(七)朗读全文,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回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朗读第10段,讨论这段中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表达了孩子们去看戏时的兴奋心情,也准确地写出了这些农家孩子驾船动作的敏捷和技术的熟练。

(二)教师示范朗读第10至13段,要求学生认真体会。听读后要求学生小声自读,再体会、揣摩这段是如何写景的?从哪些方面写景,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学生思考,但不回答,在学生揣摩的基础上,教师精讲。

(三)指定学生朗读第22、23段,引导学生体会讨论这部分的写景方法。

(四)引导学生自读第24至30段。讨论这段写偷豆要表现什么?

(提示学生要抓住这段中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分析人物。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重点分析双喜这个人物形象。)

明确:通过偷豆这一情节,表现了农家少年天真、热情、纯朴和稚气。正是因为偷豆吃的童心和野趣,才使普通的罗汉豆有了无比的美味,才使“我”终身难忘。

(五)学生自读第31至40自然段,讨论六一公公的形象。

(六)全班齐读课文全文,并讨论全文写了哪几个故事情节?详略各是怎样安排的?

提示:全文写了以下七个故事情节:

(1)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

(2)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3)看社戏前的波折;

(4)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5)赵庄看社戏;

(6)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7)六一公公送豆。

详写的情节是(3)(4)(5)(6);

略写的是(1)(2)(7)。

另设问: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故事情节?

(七)朗读课文中的景物描写部分,学生自己领悟、归纳其特色。

导引:(1)景物描写多侧面。《社戏》在描绘农村自然景物时,分别从色彩、声音、视觉、听觉、嗅觉各个侧面着笔,恰如多重奏管弦曲,给人以十分丰富的感觉,景物的立体感由此产生。

(2)景物描写多层次。这里所说的层次,主要指景物的空间位置,《社戏》中能清晰地显示出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

(八)布置课后作业:

1.按照课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描写一段自己所熟悉的景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教案篇7

【教学目标】

领悟文章寓意,寻求自我被赏识的途径。

【重点难点】

1.领悟文章寓意。

2.寻求自我被赏识的途径。

【教学方法】朗读法、开放式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ppt出示图片,介绍图片)

最近有张照片在网上很火,我请大家欣赏一下。照片上的女孩前几日参加北京电影学院考试,在表演复试中落榜,一时情绪失控,在现场大喊大叫,被网友称作“咆哮姐”。同学们,你知道她咆哮什么?(学生七嘴八舌说)她喊的是“为什么啊”,言外之意就是我的表演已经很好了,为什么就没人赏识我呢?那么你们也有这样不被人赏识的时候吗?

(学生谈自己不被赏识的经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文,看它是否说出了你的心声。(板书课题——马说)

二、共鸣

文章中有你的影子吗?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正音。

(二)学生自由朗读,寻找身影。

1.千里马的特征?(可原话,可自己说)

明确:日行千里 一食或尽粟一石

2.千里马的遭遇?(用文中的话来回答,指导朗读,突出“也”字的不同语气)

明确: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这里的“也”有惋惜意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这里的“也”有不平的语气。“策之……食之……鸣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里的“也”有愤慨的语气。

3.你最痛恨谁?痛恨他什么?

(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疏通文意。然后指导朗读第三段,读出憎恨、鄙视的语气)

第一遍读: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第二遍读:(你)策之不以其道,(你)食之不能尽其材,(我)鸣之而(你)不能通其意,(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第二遍读时注意添加字和最后的感叹号所起的作用。)

4.谁能拯救千里马?

屏显资料: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明确:这就是千里马遇到伯乐的故事。只有伯乐才能拯救千里马。没有伯乐,千里马永无出头之日。也正如作者所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隔着遥远的时空,我分明听到了一声叹息。可这叹息和不平真的仅仅是为了千里马吗?

5.《马说》说谁呢?屏显资料:

韩愈资料(一):

韩愈资料(二):

①25岁中进士。

②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③有大量诗文作品:《马说》《师说》《进学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是一代语言巨匠,其语句形成成语的有:一视同仁、异曲同工、垂头丧气、袖手旁观、弱肉强食、落井下石、牢不可破、杂乱无章、名存实亡、再接再厉……

⑤留下大量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明确:看了资料二,同学们你们觉得韩愈是千里马吗?(是)那为什么会有和千里马相似的遭遇呢?因为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得力之人的推荐。马说说谁呢?其实说的就是韩愈自己。读到这里,我们可以达到的一个共识是这篇文章名义上是在写马,其实是写人。马中的精品是千里马(板书:马──千里马),人中的精英是人才(板书:人──人才)。作者在其中寄寓了很丰富的情感和意图。(板书:托物寓意)所以,韩愈借马的遭遇发的不平之音也就激起了古今许多有才之士的共鸣,同学们不是也从此文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吗?

(三)韩愈,我想对你说……

那么,既然都是同病相怜的人啊,彼此温暖一下吧。韩愈写出了大家的心声,大家也拿起笔给怀才不遇的韩愈写几句安慰的话。

(下发纸条,学生写安慰的话,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三、争鸣

千里马和伯乐,谁重要?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根据学情也可以形成一个小辩论会)

屏显下图:

小结:关于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展示了良好的口才和思辨能力。伯乐和千里马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我觉得这张图可以很好地诠释它。两者应当是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少了谁都会失去存在的意义。而黑中的白,白中的黑揭示的是千里马会成为未来的伯乐,而伯乐曾经也是一匹千里马。所以当韩愈后来终于成为朝廷命官,由千里马变成伯乐后,他——

(屏显资料)

韩愈发现提携的千里马有:

李翊在韩愈的推荐下,考中进士。

培养出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

提携孟郊、张籍、李贺、贾岛……

韩愈把孟子的地位提高到了孔子的后面,使他成为一代儒家宗师。

四、一鸣惊人

如果你是千里马,你想怎样获得他人的赏识?

学生讨论交流后,出示太极图。

教师分析:

我找伯乐,是主动;伯乐找我是被动。两种方案皆可,但是无论如何选择,要记住的是主动里会有等待,被动里其实暗藏着蠢蠢欲动的心。而两者都有成功的案例。

屏显资料: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交流获得他人赏识的途径。)

五、课堂小结:

“文言文”三个字的意思是美好的语言文章。跨越千年,这些文章依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智慧和启迪。《隆中对》中有

诸葛亮一站成名的秘密;《邹忌讽齐王纳谏》里有怎么说别人才爱听的技巧;《扁鹊见蔡桓公》里有讳疾忌医的教训……这些文

章都是同学们即将要学到的。爱上他们吧,同学们,因为它们是我们民族的根,民族的魂!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 仿“陈欧体”,为自己写一段代言词。

选做题:推荐阅读

如果你想知道韩愈最后怎样当上了朝廷的命官,请读《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韩愈》

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识记字词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打开书63页。《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提纲如下:(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看我们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平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

读得好极了。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这是总起段。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

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

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

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学生总结,屏幕显示)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教师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总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品味说明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

“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屏幕显示。插入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大屏幕显示)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请你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并用“我喜欢……句(段),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屏幕显示,适时点评)

五、拓展迁移训练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显示)

六、结束语

大家说出的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七、作业

1.找出本文的过渡段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教案篇9

◆教材分析

《昆明的雨》是部编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十五课。本单元的文章或写人或写景,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深挚的情感。作者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用他特有的江南小令般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记下自己青年时代的足迹,倾诉着对昆明的雨的喜欢与怀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2、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3、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品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课前准备

1、让学生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2、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3、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

昆明是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昆明的雨会是什么样呢?今天我们就随同作家汪曾祺一同来欣赏课文《昆明的雨》。(板书)2、作者简介: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朗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字典给予解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3)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给予指正。(4)学生自由练读。

2、学生思考下列问题,师生共同探讨交流。

(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明确: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仙人掌、菌子、花,既能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又可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具体的描述。

(2)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划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那

一句。

明确: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的写昆明雨季之明亮、丰满,使人动情?

明确: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因为“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因为“仙人掌不仅多,且极肥大,可以种在菜园的周围代替篱笆,并且倒挂着也能开花。”;

因为“昆明雨季最多的还是菌子,菌子是雨季潮湿空气最有特征性的景物”;“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

昆明的杨梅不仅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而且颜色黑红黑红的,名字也很好听,叫做“火炭梅”;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和木香花,缅桂花“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木香花“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胀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品读课文,探讨问题。

(1)这样明亮又丰满的雨季自然是使人动情的。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师生共同交流并明确:怀念、喜爱、乡愁。

(2)你是从文中哪些词句之中体会出作者的这种感情?

(3)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明确: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2、学生默读课文,师生相互交流探讨,品味语言之美。

例如:

(1)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

短短一句话,稍作改动但,疑问、惊喜、感叹之情却尽在其中!

(2)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为何要写买花女孩?)

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大家读完这篇文章,觉得这篇文章语言上能给你什么独特的收获?

请学生朗读比较感兴趣的语句并总结:可能会有A、短句B、文言、成语。C、口语(例句见文中)

教师小结: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和谐地捏到一处的艺术功力。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这是汪老散文的魅力所在。2、简析汪曾祺的散文写作特点: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没。五、课堂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汪老不仅仅关注着昆明的雨,还描绘了很多自然风物。生活中的美就存于这一草一木中,显示出汪老独特的诗情和生活雅趣,他还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他们,然后携入文字,与我们则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六、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葡萄月令》及汪曾祺其他散文;

2、仔细观察品味生活中一草一木、一枝一叶,抓住其特点,并披情入文,写一点能表现自己独特感悟的文字。

七、板书设计:

昆明的雨汪曾祺

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

◆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教案篇10

《核舟记》教案

教学设想:进入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要求都不同于初一,要避免全盘灌输和机械地翻译字词,要让他们对文言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要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完成扫除文字障碍的基础工作,并且在学完课文后,能切实积累扎实的文言词语,能背诵掌握若干文言名句,能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能和文章作者完成一种特殊的精神交流,能积淀深厚的文学修养,能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淫。

本课拟用三课时:第一课时完成通译,第二课时进行文本分析,师生互动,鉴赏文章,第三课时系统整理词语,夯实基础。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任务: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关乎整篇课文的学习。

1.在家完成试读,画出阅读障碍。

2.参考课下注释和有关资料,完成翻译全文的任务。

3.查找有关苏轼的生平,能积累学过的几首苏轼的诗词。

注明:该任务相当繁重,提前两天安排,并且要检查。

教学目的:一.熟悉文本,正确朗读,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二.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三.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

四.全文翻译。

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如果有人告诉你,在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你—定觉得很惊奇吧?这就是我国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核舟记》,就是远在几百年前我国民间艺术中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的精彩展示。(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

正音:罔贻黍糁褶篆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在检查过程中,力求给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机会,特别关注沉默不语的学生,让他们容易回答的问题,调动学习积极性。

朗读方式力求多样,师生合作是较好的形式。

4.逐段检查翻译,学习课文字面意思,疏通文义。

第1段讲解:“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木石”,“木”,树。“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wng,没有;“因”,根据;“具”,具有。”“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泛”作飘浮讲;“云”,语气词,无义。

第2段讲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j,零数,余数。“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望”,通“方”,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第3段讲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é,高耸;“为”,是。“佛印居右”,“居”,位于。“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执”,拿着;“端”,头;“抚”,按,搭在上面。“鲁直左手执卷末”,“末”,尾部。“其两膝相比者”,“比”,紧靠;“者”,表定语后置,定语还原即为“相比之两膝”。“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式,“隐”后省略“于”。“佛印绝类弥勒”,“绝”,极度;“类”,相似。“左臂挂念珠倚之”,“倚”,y,靠着;“之”,代左膝。“珠可历历数也”,“历历”,分明可数。

第4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尾部分的雕刻。“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这句的主语是“左右”,不是“楫”,谓语是主谓结构“舟子各一人”;“子”,泛指人,如“男子、女子”。“居右者椎髻仰面”,“居”,位于。“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攀”,抓着,拉着;“状”,情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蒲葵”,也叫扇叶葵,棕榈科常绿乔木;“抚”,摸着。“其人视端容寂”,“端”,直,正;“容”,容貌。

第5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字。“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壬戌秋日”,即明熹(x)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轼《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轼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钩画了了”,“钩画”,字的一钩一画。

第6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为篛篷,为楫……为念珠各一”,“各”,包括篛篷、楫……念珠等,不单是念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此教学环节琐碎,容易感到疲劳。建议几种学习方式:1。分组,每个组完成一段;2。指定主讲人,大约六位,其他补充。3。事先安排学习程度不等的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以提问的方式进行。

每当学完一段,都要留出消化时间,读一读,谈一谈。

5.共同欣赏苏轼的诗歌。

6.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结构:总-——分——总。

7.布置作业:整理文中若干词语的解释,若干句子的翻译。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总观全文,了解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高超。

2.本文简练精致。先分说后总说。学习文言词语、句式。

3.体会雕刻家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艺,感受艺术品的魅力。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核舟的体积小,雕刻内容却极其丰富。学生活动,自己试着找出你认为雕刻生动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表示赞成,并且也抓住其中一处,感叹雕刻细致,引出本课的学习重点和核心:雕刻家构思精巧,记忆精湛。

2.出示幻灯片,展示第一张图片,学习第二段。

看着图片,直观形象,引导学生背诵。

重点探讨窗户上的对联,有何作用。

明确:暗示雕刻的主题:“大苏泛赤壁”,同时让学生想象一幅江水明月图,皓月当空,清风徐来,明白这是为泛舟提供了美好的背景环境,让人浮想联翩。

3.出示第二张幻灯片,学习第三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小小核舟的船头部分是如何雕刻的,都雕刻了些什么。船头坐着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三友聚会泛舟赤壁,三人性格气质不同而情态各异。“峨冠而多髯”的主人苏东坡坐在中间,他正与紧靠左首而坐的黄鲁直“共阅”。一幅展放在膝上的“手卷”,共同赏玩品评,神情专注。雕刻家把苏轼放在中间,是精心构思的,突出他的主人公地位。“佛印极似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一幅超凡脱尘的神态,他右膝卧地,曲右臂支船,左膝竖起,左臂搭在左膝上面,左臂上还挂有一串念珠,珠子粒粒分明可数。

插入苏轼游赤壁的故事。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武被诬以诗诽谤朝廷,下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到使,实际是流放;但他以读书和游览自娱,表现了旷达的胸襟。元丰五年他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矾游玩:一次是农历7月16日,一次是农历10月15日。并写下的前后《赤壁赋》。下文说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正是苏武在这两次游览中未后见到的景象,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三人姿态、神情各有特色,可见“奇巧”。

三人同样是闲暇安适,但动作神情各不相同。苏黄二人主客分明,共同切磋,忘怀得失,陶醉与画卷美好的意境之中,全然是学者风度。而佛印的动作、神态则超脱粗犷,俨然是个出家人。

写苏、黄二人,详写姿态,兼写神情,笔调细腻;先写上半身,后写下半身,井然有序。写佛印姿态、神情栩栩如生。先苏后黄次佛印,主次分明。作者用比较的方法来介绍,既显露出所雕人物的各自不同的身份性格,又表现出雕刻者在构思中融入了自己的艺术情趣。

这段文章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讲解:有三个特点:一、以形显神。苏东坡“峨冠而多髯”,饱经世事而所好执着,“左手抚鲁直背”,与之“共阅一手卷”,多情的苏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黄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竖左膝”,“挂念珠”,现出超尘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在前。三人形貌栩栩如生,性格气质各呈其态。二、对照鲜明。苏东坡和佛印,一为才高情笃的诗杰,一为超尘脱世的名僧,情态迥异,鲜明的对照更显出雕刻之工。三、笔触细微。“卷底衣褶”之绉纹都可见到,“念珠”粒粒清楚分明,“可历历数也”。微细之处都如此清晰明白,显示了刻工之不凡。

作为核心内容,雕刻家不止给我们展示了他细腻的雕刻艺术,更给我们营造了苏轼泛舟赤壁的闲适和旷达。在好友的陪伴下,明月清风的熏染下,大苏确实摆脱了现实的苦闷,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欢乐。

补充苏轼和佛印的故事。

留出背诵的时间,当堂背过。

4.作者是如何描写舟尾的?展示幻灯片。

——写核舟上的次要人物舟子二人的形象。

居左者:仰面啸呼(动)

居右者:视端容寂(静)

舟子神态、动作、神情刻画细致,动静相兼,动静对照,相应成趣,实在“奇巧”。作者只用寥寥数语就准确生动地展示出了王叔远“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的绝妙的雕刻技艺,可见语言的准确、简明。同时也可以想象两个舟子的自由和从容也衬托了大苏的旷达形象。

在幻灯片的提示下,背课文片段。

5。介绍舟的背面

(1)作者是如何介绍船背面的?

——船背虽是略写,也是先总写它的形状“稍夷”,再介绍上面的题字、篆章的内容、大小、颜色。

(2)哪些地方表现了高超的雕刻技艺?

——“细若蚊足,勾画了了”用比喻的方法再次表现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

6.回顾总结:

我们通过直观的图片,结合作者的准确描述,充分感受到雕刻家的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确实是鬼斧神工,精妙绝伦。也被大苏泛舟赤壁的旷达胸襟深深感染。

8.布置作业:背诵2,3,4段。

写一段文字,用空间顺序。

教学反思: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第二课时,教学原则是力求生动,深刻地把文章主旨传达给学生。为此我查找了大量的苏轼,黄庭坚,佛印的资料和图片,丰富了课堂内容,同时被苏轼的人格和才华再一次打动,找到了雕刻家选取这个文学故事的创作原由,那就是民间对苏轼的仰慕。并且极力想把我的感悟用生动的语言和学生共享。同时还感到第一课时的扫除阅读障碍的确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没有第一课时的铺垫,第二课时就有空中楼阁之感。但是由于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对学生提出的异想天开的问题没有解决。

附苏轼和佛印的故事:

一代风流之士苏东坡先生,天赋过人,诗文写得狂放潇洒,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不仅仅如此,他生平还有一大爱好,就是参禅悟佛。苏东坡在杭州时,喜欢与西湖寺的僧人交朋友,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有一次,苏东坡与佛印泛舟江河之上,吟诗作对。苏东坡看见河边有一只狗在啃骨头,灵机一动,想捉弄一下佛印。他用扇子指着正在啃骨头的狗,叫佛印看,脸上颇有得意之色。佛印一看,就知道苏东坡又想骂他了,于是就把手中那把题有东坡诗的扇子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原来他们这是打哑谜,东坡叫佛印看那条啃骨头的狗,其实是给佛印出了一条骂佛印的上联:“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把题有东坡诗的扇子丢进河里,不但回接了东坡的上联,还把东坡也骂了回来:“水流东坡诗(尸)”。

还有一次,佛印在寺院,知道苏东坡要来,照样清蒸了一盘五柳鱼。刚好苏东坡进来了。佛印一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天我也要为难为难你。正巧旁边有只磬,他就随手将鱼放在磬里。

苏东坡早已看见,装作不知,刚坐下就故意“唉”地叹了口气。佛印素知苏东坡性格乐观,疑惑地问道:“太守,今天为何愁眉不展?”苏东坡回答说:“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刚写好上联,下联就难住啦,一直想不出,所以心烦啊!”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么?”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一听,心中好笑:这对联家家户户都贴烂了,他却拿来戏弄我,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不动声色地说:“我来给你对吧,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连呼:“啊呀,高才高才!原来你磬(庆)里有鱼(余)啊!快,拿出来吃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乖乖地从磬里把鱼拿出来了。

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教案篇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字词在文中的特殊语义。

2、能力目标:体会叙事的详略、学习人物与景物刻画的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从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作者的情感取向(人情美、风情美、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2、难点:如何通过语句与事件表情达意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童年生活中有过什么有趣或好玩的事情呀?(让几个同学起来发言,跟大家分享下,老师不做阐发,意在勾起同学们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好,同学们的童年果然是丰富多彩,下面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看看他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作者又是怎么把这些事情呈现在纸上的。

(板书课题,播放课件:有关社戏的图片,同时,播放课文的录音)

(二)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整体感知,请两三个同学用一句话简短地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我”在乡村和农村小伙伴看戏的一次经历)

(三)研读课文

1.默读——划分段落、理清情节

(1)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

(2)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3)看社戏钱的波折

(4)夜航去看戏途中

(5)赵庄看社戏

(6)归航偷豆

(7)六一公公送豆

(让学生自己完成,完成后,请同学站起来说出自己划分的段落与概括的段意,最后从几个同学中选出一个划分的写在黑板上,老师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发表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与理解)

2.在文章中做旁注——品味文章重点词语、句子、语段。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有寓意的词语语段勾出来,进行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并追问学生觉得文章哪里写得好,为什么觉得写得好。最后请同学发言。

A例子(词语):“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只橹……”

几个动词,将少年开船的动作合作划船表现得颇为详细,显示了熟练的驾船技巧和勤劳肯干的品格,心情愉悦。

B例子(语段)“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留了艇子看着连喝起彩来……”

运用的手法:比喻。好处:富有童话色彩;反映了儿童富于幻想的特点和愉悦的心情,而老渔父的喝彩是通过旁观者的赞美来衬托孩子们的驾船技术。

C语段例子(11段)这是月夜行船的一段,景物描写,分别从色彩、声音、视觉、听觉、嗅觉各个侧面着笔,景物立体感由此而生。(让学生进一步分析)

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真的是豆子好吃?戏好看吗?

明确:“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老人孩子那份朴实真挚的感情和那份特有的农村风光,以及人与人之间诚朴、祥和、亲密的关系。这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过的,在后来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这正好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深情回忆,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3.重点品评偷豆的是与非

“偷”是不好的行为,为什么在我这个有修养的城里人看来却是有趣的?

偷的豆:贬——褒——(作者觉得)好吃——为什么?可以看出什么,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感取向?向往什么(人情)?讨厌什么?

送的豆:褒——贬——(作者觉得)不好吃——为什么?体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取向?向往什么?讨厌什么?

由此不难得出这是一种什么种写作手法,体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讨论——学生把自己不懂得地方提出来,由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解答

(四)拓展延伸

A:选择一件让你印象深刻的童年趣事,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B:以说故事的形式复述本文。让同学们给文章改变标题,分析“社戏”这标题好不好,由好在哪里?有没有更好的标题?为什么要换标题?

(五)小结作业

回顾本课所学,给同学们传授记叙文的学习方法,学习详略得到的写作手法以及写景、叙事、写人的表现手法。背诵喜欢的段落、句子。

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重点:

1、议论文三要素在本课的体现。

2、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教学难点:

1、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

2、对文中难句的理解。

教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请一学生讲《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

师小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离实际。下面,我们就学习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诉我们科学发明创造应当靠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丁肇中----(点学生介绍)

三、检测预习:

1、生翻开这课的《导与练》,师找四名学生上台写出基点梳理)1-4的答案,鼓励学生提出另外的生字难词,师生共同点评纠正。

2、师补充:根据所给内容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写在括号里。(师说生答,师把词板书在黑板上。)

A、形容非常顺利,没有阻碍。(一帆风顺)

B、置身于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袖手旁观)

C、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不知所措)

D、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

E、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彷徨)

四、感知文本:点生按座次朗读课文,一人一段,要求:不能添读、漏读、错读,声音要宏亮,吐词要清楚;读完后师找学生点评。

五、巩固铺垫:师生一起回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同学们可结合课文后边方框里的文字回答)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

2、什么是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3、怎样理解论据呢?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它又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4、那什么是论证呢?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推理论证等,在议论文中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论证方法说理,很少只用一种方法。

六、活学活用:

那么本课的论点是什么?你能为本文列出结构提纲吗?利用刚才所复习的议论文知识,小组讨论完成。小组可推举一个代表把讨论提纲写在黑板上,其他人则写在书上或者预习本上。师生共同订正。(板书)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论点)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A、(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证明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B、(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C、(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七、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格物致知出自何处?是什么含义?

A、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

B、含义是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有这种精神?

A、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和实地实验不断获得新知识。

B、如果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我们所学知识只能从书上获得,一旦面临真正的实验,就会不知所措,就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A、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a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功课成绩好,但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b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缺点使得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八、说古论今: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壤上至今还没有诞生诺贝尔奖?谈谈你的反思。你觉得一个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主动塑造自己为国争光?可畅所欲言。

九、走进文本:生自由读课文,进一步走进文本。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一下他是采用什么论据和论证方法来说明道理的。

二、默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在书上找答案。(事例论据,道理论据;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

三、师生互动:继续研读课文。

1、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实验的精神?

实验的精神就是积极的探测,细致具体的计划。

2、第8、9两段都是论述实验的内容,删去一段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8、9两段分别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使论证严密,更有说服力。

3、将第10段中的不常有改为没有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不常有说明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会经常出现,但不是不可能出现,如果改为没有就太绝对化了。

4、第12段中的这样指什么内容?

这样指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5、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段话怎样理解?你能举出具体的实例说明吗?

A、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B、示例: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6、哥白尼为了推翻教会的地心说,翻阅大量文史资料,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最终提出了日心说,除了以上这些实例,你还知道哪些能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重要性的实例?说出来大家听听。

例:A、以前流传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而达尔文经过长期考察通过化石发现人是由类人猿演化而来;

B、以前人们认为天圆地方,而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成功,发现地球是圆的。

四、探究语言:本文限制性修饰词语的运用及关联词语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连贯性,试找出文中这些词语句子和你的同学一起探讨。

1、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惟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惟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只有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别无它路,强调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

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眼光、勇气和毅力这三个词语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地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三个词位置不能调换。

3、试比较下面两句话的异同。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B、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两句话内容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A句关联词不是而是、列出两种实验态度作比,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怎样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强调了积极的探测对于实验的重要意义。B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能力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

【教学重点】

理清思路,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品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

教学过程

一、说诗情,导入新课

读汪曾祺的一首小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让学生自由的读一读品一品其中的诗味。

教师:这首旧体诗寥寥28个字,写尽了上世纪40年代昆明雨季的宁静、清寂和时在西南联大学习的莘莘学子的苦闷和无奈。在深邃的意境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莲花池本来坐落在昆明市的西北部。一池清水,一尊陈圆圆着比丘尼装的雕像,有点荒凉、凄清。现在的莲花池处于市中心一带。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白天,人流如过江之鲫;入夜,灯火似天上繁星,再也不是“莲花池外少行人”的荒郊,再也找不到有木香、有苔痕的“野店”了。有的是酒楼、饭店、大排档。入夜,路边烧烤摊上聚集的是打工仔、打工妹和附近大学里的男女大学生们。嘻嘻哈哈,边吃边聊。满街是油烟、尾气和烧烤混合的怪味,木香花的清香早没了。然木香花会有的。猪头肉也会有的。只是“一杯浊酒”中恐怕再难品出“木香花湿雨沉沉”的那种况味,那种氛围了!我们也只能从先生的美丽的文字中去想象去品味……

二、读文本,整体感知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随后师生共同探讨交流:

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明确: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仙人掌、菌子、花,既能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又可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具体的的描述。

2、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划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那一句。

明确: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的写昆明雨季之明亮、丰满,使人动情?

明确: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因为“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因为“仙人掌不仅多,且极肥大,可以种在菜园的周围代替篱笆,并且倒挂着也能开花。

因为“昆明雨季最多的还是菌子,菌子是雨季潮湿空气最有特征性的景物”;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

昆明的杨梅不仅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而且颜色黑红黑红的,名字也很好听,叫做“火炭梅”。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和木香花,缅桂花“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木香花“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胀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教师小结:在这篇文章中,汪老不仅仅关注着昆明的雨,还描绘了很多自然风物。生活中的美就存于这一草一木中,显示出汪老独特的诗情和生活雅趣,他还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他们,然后携入文字,与我们则更是一种美的享受。

三、品语言,体悟深情

1、这样明亮又丰满的雨季自然是使人动情的。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师生共同交流并明确:怀念、喜爱、乡愁。

2、你是从文中哪些词句之中体会出作者的这种感情?

学生默读课文,师生相互交流探讨,品味语言之美。

例如:

①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

短短一句话,稍作改动但,疑问、惊喜、感叹之情却尽在其中!

②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中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为何要写买花女孩?)

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③我想念昆明的雨。(两次出现,有何不同?)

……

3、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明确: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

四、赏经典,拓展阅读

1、大家读完这篇文章,觉得这篇文章语言上能给你什么独特的收获?

请学生朗读比较感兴趣的语句并总结:

可能会有A、短句B、文言、成语。C、口语(例句见文中)

教师小结: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和谐地捏到一处的艺术功力。

2、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这是汪老散文的魅力所在。

延伸阅读:《端午的鸭蛋》片段,再次感悟汪老平淡而韵味十足的文字之美。

端午的鸭蛋(片段)

①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五、品生活,课外延伸:

1、推荐阅读《葡萄月令》及汪曾祺其他散文。

2、仔细观察品味生活中一草一木、一枝一叶,抓住其特点,并披情入文,写一点能表现自己独特感悟的文字。

六.板书设计

昆明的雨

汪曾祺

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

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教案篇14

教完《社戏》,我又找到了旧课新教的途径,那就是教师不应拘泥于教学参考书提供的那些资料,也要独立思考,顿悟教材尚未被挖掘又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元素。

我以为,在教法上,老师要勇敢打破传统的那一套教法,争取找到的突破口,除旧布新,给保守迂腐的思维定势注入新的血液,让语文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教材不再是学生死记硬背的工具,而是变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阶梯或拐杖。

过去,我教《社戏》经常是从课文分段和归纳段意入手,而这一次,我是从缩写课文开始,段落划分和归纳意思只字不提,学生反而更能整体把握文章的主体,我说到后面,学生能马上联系到前面。

过去,我讲课从介绍鲁迅开始,而这一次我从提问“为什么说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开始,鲁迅介绍等结束课文之前,联系文章末段深刻含义与中心意思的时候再联系起来一起说。

过去,我极少注意文章对一系列儿童心理的细微刻画,此次特别关注了,还挑出来板书于黑板,“郁闷——兴奋——急切——烦躁——依恋——欢畅——回味”,并合理建议学生应正确调控课堂情绪,联想到“人是情绪动物,不管大人还是小孩,”点拨引领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正确理解。

兴的一点是,我能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给学生适机的点拨:小孩的性格往往是家长教育的结果。本文虽然只写小孩和老人,不写一般成人,但读者可以推想到大人的为人态度与孩子一样是热情好客、真诚纯朴的,于是,我们才那么坚信平桥村的的确确是个民风淳朴、风光优美的江南水乡了。由此我们可以推广来联想,你们在学校的言行表现,等于是从另一个侧面暗示老师:你们的家长是怎样在家对你们进行辛勤引导的。

有句歌词唱得好,“只要一点点改变,生活就变得更美好”。没错,教师创造性劳动,主要就表现在随时随境改变自己教学思路,去适应不同背景下的学生更快的发展需求。

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教案篇15

一、复习旧课

朗读课文。

听写词语:博识、消释、褪尽、凛冽、嘻笑、朔方。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第4至6段,思考:这部分可分为哪两个层次?

明确:

第二部分可概括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四自然段),写朔方飞雪的磅礴气势。

第二层(第五至六自然段),写朔方飞雪的精神。

提问:第四自然段,作者用什么写法来描绘朔方飞雪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四自然段与上文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江南和朔方冬景的不同特点,而且使文章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产生了内在联系。第四自然段开头用“但是”这个转折词巧妙地转到对朔方飞雪的描写,并表明朔方的飞雪和滋润美艳的江南柔雪截然不同。“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而且和它们相伴的是失去了生命力的枯草。在这里作者不仅如实地反映了朔方严冬的景

象,而且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恶劣的环境下,朔方飞雪并不安于孤独凄凉的境遇,因此“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里作者以炽烈的感情,豪放的语言,刚劲的笔力,描绘朔方飞雪磅礴的气势,我们从朔方飞雪冲破酷寒的压迫,自由驰骋于太空的壮举,自然联想到当时作者及进步人士所作的种种不屈斗争,作者借朔方飞雪奋飞的情景,抒发他那不畏艰险,渴望战斗的豪情。

提问: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最后两段,作者从雪与雨的关系上,进一步深化朔方飞雪蓬勃奋飞的意境,与篇首相呼应。严寒使雨死掉,“雨的精魂”变成雪,但雪不屈于严寒。“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旋转、升腾。这里包含的诗人的感情,是对寒冷环境的反抗,也是对不屈的、斗争的`品格的歌颂,有荷戟独彷徨的孤寂之感,也有永不停息战斗的倔强精神。鲁迅在孤独的心境中,以磅礴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同凛冽的严冬一样的社会勇猛奋战的激情。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虽流露孤军奋战的心绪与深受黑暗的重压之感,但主导思想是积极的、战斗的。

三、理解语句含义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语句,探究括号里的问题。、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1题,这里以“暖国的雨”的单调衬托了江南雪花的娇艳明媚,同

时对“暖国的雨”提出问题,又为后文写朔方飞雪埋下伏笔,反衬出朔方的雨被凝成雪的不幸。

第2题,作者赞美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它蕴含着“青春的消息”,它如同那“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不仅说明了江南雪花的特点,也表露了作者对江南柔雪充满怀念与喜爱的感情。

第3题,雨是雪的初始阶段,雪是雨的升华。作者用肯定的语气,赞扬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对它不幸的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作者赞颂朔方的飞雪是“雨的精魂”,也就是说它仍然保持了雨的自由活泼的精神,这个结尾耐人寻味。

四、学习文章写法

引导学生谈自己读了这篇散文诗后的体会,互相交流。

明确: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诗,作者的思想感情全部倾注于对景物的描绘中。行文虽然也流露出一种

7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