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教育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育教案都有哪些?数学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包括科学、工程、医学和经济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八年级数学教育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数学教育教案【篇1】
二次根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
2. 掌握用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问题;
3. 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 和 ,并能灵活应用;
4.通过二次根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 通过二次根式性质 和 的介绍渗透对称性、规律性的数学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二次根的意义;(2)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难点: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2.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并计算
(二)引入新课
新课:二次根式
定义: 式子 叫做二次根式.
对于 请同学们讨论论应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
(1)式子 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 是二次根式吗? 呢?
若根式中含有字母必须保证根号下式子大于等于零,因此字母范围的限制也是根式的一部分.
(2) 是二次根式,而 ,提问学生:2是二次根式吗?显然不是,因此二次
根式指的是某种式子的“外在形态”.请学生举出几个二次根式的例子,并说明为什么是二次根式.下面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由学生分析、回答.
例1 当a为实数时,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
例2 x是怎样的实数时,式子 在实数范围有意义?
解:略.
说明: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在x是什么数时,x-3是非负数,式子 有意义.
例3 当字母取何值时,下列各式为二次根式:
(1) (2) (3) (4)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 ,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把问题转化为解不等式.
解:(1)∵a、b为任意实数时,都有a2+b2≥0,∴当a、b为任意实数时, 是二次根式.
(2)-3x≥0,x≤0,即x≤0时, 是二次根式.
(3) ,且x≠0,∴x>0,当x>0时, 是二次根式.
(4) ,即 ,故x-2≥0且x-2≠0, ∴x>2.当x>2时, 是二次根式.
例4 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满足的条件:
分析:这个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让学生分析式子中字母应满足的条件,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即: 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本题已知各式都为二次根式,故要求各式中的被开方数都大于等于零.
解:(1)由2a+3≥0,得 .
(2)由 ,得3a-1>0,解得 .
(3)由于x取任何实数时都有|x|≥0,因此,|x|+0.1>0,于是 ,式子 是二次根式. 所以所求字母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4)由-b2≥0得b2≤0,只有当b=0时,才有b2=0,因此,字母b所满足的条件是:b=0.
八年级数学教育教案【篇2】
探索勾股定理(一)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力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 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 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课题
出示投影1 (章前的图文 p1)教师道白: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贡献,并结合课本p5谈一谈,讲述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介绍商高(三千多年前周期的数学家)在勾股定理方面的贡献。
出示投影2 (书中的P2 图1—2)并回答:
1、 观察图1-2,正方形A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B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C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2、 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的结果的?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直接发问:
3、 图1—2中,A,B,C 之间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后形成共识,教师板书,A+B=C,接着提出图1—1中的A.B,C 的关系呢?
二、 做一做
出示投影3(书中P3图1—4)提问:
1、图1—3中,A,B,C 之间有什么关系?
2、图1—4中,A,B,C 之间有什么关系?
3、 从图1—1,1—2,1—3,1|—4中你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后,教师总结:
以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的正方形面积。
三、 议一议
1、 图1—1、1—2、1—3、1—4中,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
2、 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在同学的交流基础上,老师板书:
直角三角形边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的“勾股定理”
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
那么
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的为股,斜边为弦,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3、 分别以5厘米和12厘米为直角边做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学生测量后回答斜边长为13)请大家想一想(2)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回答是肯定的:成立)
四、 想一想
这里的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指的是屏幕的长吗?只的是屏幕的款吗?那他指什么呢?
五、 巩固练习
1、 错例辨析:
△ABC的两边为3和4,求第三边
解:由于三角形的两边为3、4
所以它的第三边的c应满足 =25
即:c=5
辨析:(1)要用勾股定理解题,首先应具备直角三角形这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可本题
△ ABC并未说明它是否是直角三角形,所以用勾股定理就没有依据。
(2)若告诉△ABC是直角三角形,第三边C也不一定是满足 ,题目中并为交待C 是斜边
综上所述这个题目条件不足,第三边无法求得。
2、 练习P7 §1.1 1
六、 作业
课本P7 §1.1 2、3、4
八年级数学教育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的第六节内容。在本节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认识了无理数,了解了无理数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将有理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使学生对数认识进一步深入。中学阶段有关数的问题多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讨论的,同时实数内容也是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如下目标)。
知识技能:(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
(2)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数学思考:(1)经历对实数进行分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分类意识。
(2)经历从有理数逐步扩充到实数的过程,了解人类对数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解决问题:通过无理数的引入,使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
情感态度:(1)通过了解数系扩充体会数系扩充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2)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实数意义,能对实数进行分类,明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并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难点: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掌握对一个非负数开平方和对一个数开立方运算。课本对学生掌握实数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意义。但实数的知识却贯穿中学数学始终,所以我们只能逐步加深学生对实数的认识。本节主要引导学生熟知实数的概念和意义,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的是引导发现法、类比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1)在教学中通过设置疑问,创设出思维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动脑、动手,使学生在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2)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3)教具:三角板、圆规、多媒体。
学法分析: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看、动脑想、多交流、勤练习”的学习,增强参与意识,让他们体验获取知识的历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逐渐培养他们“会观察”、“会类比”、“会分析”、“会归纳”的能力。
四、教程分析:针对本节教材的特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2.6实数》说课稿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出实数的概念
内容:问题:(1)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怎样分类?
(2)什么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吗?
意图: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引入无理数后数的范围的扩充作准备.
学生回答: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
3、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
,,,,,,,,,,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
意图:通过将以上各数填入有理数集合和无理数集合,建立实数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实数概述并板书: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realnumber)。教师点明:实数可分为有理数与无理数。最后多媒体展示具体分类,并对有理数和无理数从小数的角度进行说明。
二、议一议,
1、在实数概念基础上对实数进行不同分类。
无理数与有理数一样,也有正负之分,如是正的,是负的。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你能把,,,,,,,,,,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等各数填入下面相应的集合中?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2)0属于正数吗?0属于负数吗?
(3)实数除了可以分为有理数与无理数外,实数还可怎样分?
意图:在实数概念形成的基础上对实数进行不同的分类.上面的数中有0,0不能放入上面的任何一个集合中,学生容易遗漏,强调0也是实数,但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应单独作一类.提醒学生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要按同一标准不重不漏.
让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共识:实数也可以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
2、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
在有理数中,有理数a的的相反数是什么,不为0的数a的倒数是什么。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例如,和是互为相反数,和互为倒数。
,,,。
三、想一想
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a是一个实数,它的相反数为,绝对值为;
2、如果,那么它的倒数为。
意图:从复习入手,类比有理数中的相关概念,建立实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等概念,它们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意义是一致的
让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并板书:实数a的相反数为,绝对值为,若它的倒数为(教师指明:0没有倒数)
增加练习:(多媒体展示)第一组1.的绝对值是
2、a是一个实数,它的绝对值是
第二组:1、的相反数是,绝对值是
2、绝对值等于的数是,3、的绝对值是
4、正实数的绝对值是,0的绝对值是,负实数的绝对值是
例题: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
(1)(2)(3)学生上黑板完成,教师巡视学生如何书写,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最后与学生共同纠正。
明晰:实数和有理数一样,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而且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媒体展示两个举例)
四、议一议。探索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1、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那么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你能在数轴上找到表示、和这样的无理数的点吗?
2、多媒体展示的做法和和的做法
如图OA=OB,数轴上A点对应的数是多少?
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后,引导学生达成以下共识:
探讨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将数和图形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数轴也可以直观地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1)A点对应的数等于,它介于1与2之间。
(2)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4)每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4)和有理数一样,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五、随堂练习(多媒体展示)
第一组:判断题:
①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②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③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④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⑤无理数一定都带根号.⑥两个无理数之积不一定是无理数.⑦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⑧数轴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表示实数.
第二组: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2)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2、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
(1)(2)(3)
3、在数轴上作出对应的点。
意图:通过以上练习,检测学生对实数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小结
1、实数的概念
2、实数可以怎样分类
3、实数a的相反数为,绝对值,若,它的倒数为。
4、数轴上的点和实数一一对应。
七、作业
课本习题2.81、2、3题
结束语:多媒体展示: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八、板书设计:
实数
1、实数的概念4、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
2、实数的分类5、例题
3、实数a的相反数为,6、学生练习
绝对值,若,它的倒数为
八年级数学教育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 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2会对实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关系.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3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学习重点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理解实数的概念
问题用计算机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5−3,7,8,1190,9
我们知道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所以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形式,反之,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那么无限不循环小数叫什么呢?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许多数的平方根或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 、 、− 、 等都是无理数,π=3.1415926…也是无理数。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小数依此分类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像有理数一样,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由于非0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有3479115
正负之分,所以依此 分类为
正实数 正有理数
正无理数
实数0负有理数 负实数 负无理数
例
一、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0.6、-
43、0、
33、 0.13 、π、
(1)有理数集合:{}
(2)无理数集合:{}
(3)整数集合 :{}
(4)分数集合:{}
(5)实数集合:{}
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
事实上,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出来。即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理数,有些表示无理数。
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也是一一对应的。
与有理数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有理数关于相反数的绝对值的意义同样适合实数。
(1)数a的相反数是-a,(a表示任何实数)
(2)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的知识有
2、这节课你的收获有
3、这节课应注意的问题有
练习题
a
1、若实数a满足a1,则() A、a0B、a0C、a0D、a0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B.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C.无理数是无限小数D.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3、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
A 整数B 有理数C 无理数D 实数
35x
4、绝对值等于的数是,的相反数是,8的相反数是;12的
相反数是_________________,绝对值是.
5、如果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是37,那么这个实数是
6、比较大小:-74
八年级数学教育教案【篇5】
教学难点:绝对值。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实数分类:方法(1) ,
方法(2)
注: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可化为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例1判断:
(1) 两有理数的和、差、积、商是有理数;
(2) 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积是无理数;
(3) 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和、差是无理数;
(4) 小数都是有理数;
(5) 零是整数,是有理数,是实数,是自然数; (6) 任何数的平方是正数; (7)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8) 两无理数的和是无理数。 例2 下列各数中:
-1,0, , ,1.101001 , , ,- , ,2, . 有理数集合{ …}; 正数集合{ …};整数集合{ …}; 自然数集合{ …};分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绝对值最小的数的集合{ …};
2、绝对值: = (1) 有条件化简 例
3、①当1 ②a,b,c为三角形三边,化简③如图,化简 + 。 (2) 无条件化简 ;
例
4、化简
解:步骤①找零点;②分段;③讨论。
例
5、①已知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a+b|-|c-b|的结果为
②当-3
例
6、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填空
你能比较两个数20182018和20182018的大小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把问题一般化,既比较nn+1和(n+1)n的大小(的整数),然后从分析=1,=2,=3,。。。。这些简单的情况入手,从中发现规律,经过规纳,猜想出结论。
(1) 通过计算,比较下列①——⑦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在横线上填“>、=、<”号”)
①12 21 ;②23 32;③34 43;④45 54;⑤56 65;⑥67 76
⑦78 87
(2)对第(1)小题的结果进行归纳,猜想出nn+1和(n+1)n的大小关系是
(3)根据上面的归纳结果猜想得到的一般结论是: 20182018 20182018
练习:(1)若a<-6,化简 ;(2)若a<0,化简
(3)若 ;(4)若 = ;
(5)解方程 ;(6)化简: 。
二、 小 结:
;
三、作 业:
四、教后感:
八年级数学教育教案【篇6】
一、说教材: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测量操作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并掌握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概念,初步会画出平行四边形底上的高。
说教法:新教材的引入方法与以往的不同,是采用两条等宽色带进行交叠后产生的四边形来引入平行四边形的。首先突出的是平行四边形“面”的形象,然后再到“边”(面的边缘)。教学分两两个环节。第一步是认识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两条互相平行的透明色带交叠出的四边形,进而观察这些四边形的特点。学生通过操作、比较、思考后发现:这些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然后引导学生小结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并给出数学记号。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一方面可以丰富对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认识。
第二步是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平行四边形的任何一条边都可以为底边,那么从底边的对边上的一点出发做底边的垂线,该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该底边上的高。然而“高”的概念对学生来说不容易建立,以为学生在生活经验中的高,往往是身高、树高、塔高等,指的是直立于地面上的对象的高度,隐含着垂直的定义。因此教材中,我从垂线这一概念引入,再通过垂线段建立起高的概念,同时进行操作观察,这些高的位置与关系。从中得出:同一底边上可以画出无数条高,这些高的长度都相等,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要作一条高就可以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如形外高的操作,或者底不是水平方向的怎样操作高等,从而拓宽了学生对平面图形中“高”的认识。
19.1平行四边形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2、掌握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概念,并初步会画出平行四边形底上对应的高。
[过程与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会画出平行四边形底上对应的高。【教学难点】:会画出平行四边形底上对应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认识了哪些几何图形?这些几何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出示发现什么?------出现了一个新的四边形
这个四边形有什么特殊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板书:平行四边形
二、新课探究
1、师:根据你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请你选择小棒摆一个平行四边形。指名学生用实投展示,组织学生评价。
2、师:打开学具袋,从中找到平行四边形。
3、问:请你们将学习小组找到的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观察一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提出要求:四人一组,充分利用学具,开动脑筋,想办法,共同探讨。小组汇报,集体交流。归纳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问:我们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那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小结: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4、出示图片图上的物体都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推拉铁门、栏杆、标志、花窗。这些物体中都隐藏着平行四边形,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5、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你认为关键是什么?
三、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
行四边形的底与高
1、学生在作业纸上自己试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2、教师指导板书画高的方法。
问:通过画高,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1)平行四边形有4条底,每一条边都可以作为底。
(2)同一条底上有无数条高,每条高都相等。
3、识别、提高。
(1)投影出示:画在平行四边形外边的高,让学生识别认识。
小结:平行四边形的高有的可以画在平行四边形的里边,有的可以画在平行四边形的外边,不管画在哪儿都要注意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八年级数学教育教案【篇7】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组成不等式组的不等式必须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2)从数量上看,不等式的个数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每个不等式在不等式组中的位置并不固定,它们是并列的.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及解不等式组: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求这个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就叫解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1)先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或口诀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也就是得到了不等式组的解集.
三.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数轴表示: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知识点
1.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应记住下面的规律: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有等号的画实心原点,无等号的画空心圆圈;
2.不等式组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先画同各个不等式的解集,找出公共部分即为不等式的解集。公共部分也就各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的重合部分;
3..我们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化简成最简不等式组后进行分类,通常就能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成如上四类。
说明:当不等式组中,含有“≤”或“≥”时,在解题时,我们可以不关注这个等号,这样就这类不等式组化归为上述四种基本不等式组中的某一种类型。但是,在解题的过程中,这个等号要与不等号相连,不能分开。
四.求一些特解:求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整数解等特解(这些特解往往是有限个),解这类问题的步骤:先求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借助于数轴,找出所需特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考点分析】
(1)考查不等式组的概念;
(2)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以及在数轴上的表示;
(3)考查不等式组的特解问题;
(4)确定字母的取值。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知识点误区】
(1)思维误区,不等式与等式混淆;
(2)不能正确地确定出不等式组解集的公共部分;
(3)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解集时,混淆界点的表示方法;
(4)考虑不周,漏掉隐含条件;
(5)当有多个限制条件时,对不等式关系的发掘不全面,导致未知数范围扩大;
(6)对含字母的不等式,没有对字母取值进行分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