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案范文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较系统和完整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对物理学相关专业方向前沿、发展动态、应用前景有所了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二物理教案范文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二物理教案范文【篇1】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2、 难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三)教学准备
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测力计、铁架台、刻度尺。
(四)教学过程
一、总述
学好本节应注重实验。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体会各种简单机械的特点。在探究活动之前,先画出简单机械的草图,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分析会有什么结果,然后再用实验验证。如果有出入要去认真分析原因,必要时请老师参与。例如,探究定滑轮的特点时,先画草图、再分析:一根绳子,通过定滑轮转了一弯,估计不能省力,但明显能改变力的方向,然后实际做做看。做后我们发现实际情况与分析有出入,想想是什么原因?(是实验误差还是分析有问题)找出原因就是提高了自己。
二、引入
让同学们观看书上的漫画。问:为什么瘦子却拉不住这个物体?
三、定滑轮和动滑轮
1、介绍滑轮
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2、请学生用滑轮把钩码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学生自由组装)
这个时候学生应该会出现不同的方法。在学生实验完成后,选取不同的类型放在讲台上进行讲解。
(1) 定滑轮:提升物体时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2) 动滑轮:提升物体时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3、探究: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
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明确探究目的,
设计数据表格,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如右图,在学生自己探究时,引导是非常
重要的,强调学生在提升物体时一定要匀速
移动。
分析: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一半力。
动滑轮在省力的同时,却费了一倍的距离。
此时,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用杠杆的知识分析一下,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另外:在探究过程中,由于滑轮本身有重力,和绳子有摩擦,结果可能不太一样,教师应交待清楚。并提出在动滑轮中:F=G物+G动2
四、滑轮组
动滑轮可以省力,却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却不能省力。有什么办法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吗?引入滑轮组。
1、 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滑轮组。
让学生自己组装,教师巡视指导。(要求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再让学生用测力计测量一下,归纳其特点:
2、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五)小结
(六)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附:课后总结
初二物理教案范文【篇2】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
(2) 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及物理意义,会进行相关的计算; (3) 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过举例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机械效率;通过讨论,了解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导入新课】使用机械,有的可以省力,有的可以节省距离,那么我们能不能使用机械而节省功呢?大家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为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每个量怎样测量?
【指导自学】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116---117页 (时间3分钟).
【检测交流】
检测一:利用一个动滑轮把重为400N的货物匀速提高2m,所用的拉力 F 是250N,求总功、有用功、额外功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小结及作业】
堂清和本节导与练
初二物理教案范文【篇3】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理解物体浮沉条件
2、知道密度计、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节教学内容安排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历典型的科学研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问题——猜测——验证——结论{检验、应用、推理、解释}——创造——发现,使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物体沉浮现象的乐趣,获取物体沉浮的经验认识,增长探究物体沉浮的本质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思考等科学能力,为后续乃至终生学习能力及达到高级的思维水平准备认识基础。让学生初步了解浮沉条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参与制作密度计的实践活动和成果的展示活动,感受到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对实验现象认真观察和对实验操作的科学态度,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2、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3、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实验,激发学习欲望。发展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谋求内部协调统一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及施教策略】
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施教策略:
1、创设新的教学情境,以打捞沿船引入新课,并利用FLASH模拟潜水艇下潜、上浮;巨轮在海上航行;飞艇在空中飞翔等现象引入到浮沉条件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边学边实验,在实验、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并用FLASH制作动态的受力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3、用多媒体制作潜水艇、孔明灯等浮沉原理并结合演示实验,让学生掌握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教学难点及其克服策略】
难点:影响物体浮沉条件的因素
克服策略: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探究,讨论、交流、总结得出,加深认识
【教学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采用主体参与教学策略。具体应用:1、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2、创设问题的情境;3、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参与的意识和不断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4、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
学生控制策略: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与实际相关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与自身相关的任务进入学习,使学生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教学设计策略:本课的设计采用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模式,通过各种学习媒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教与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从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得信息到使用信息,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如学生实验,课件展示等),学生通过自己制作密度计等实验不仅仅提高了综合素质,而且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可能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
2、运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在实验中学会研究,初步学习探究式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1、准备学生分组实验(2人一组):400ml烧杯,200 ml烧杯,50 ml烧杯,盐,水,酒精,鸡蛋,量筒,铅笔,铅丝
2、密度计,潜水艇模型,自制热气球(教师演示用)
3、制作POWERPOINT,利用shockwave flash object插件插入flash.exe。
【教学过程】
引入:你知道俄罗斯和“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吗?假如把打捞沉船的任务交给你,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打开POWERPOINTRT,学生浏览有关“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有关图片,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理念:开头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这个情景围绕学科教学内容展开,是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化,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关联,而且稍高于学生现有的基础,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没有一个明显的正确答案或固定的答案,学生也许不可能一开始便获得对提出问题的全面认识,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想法也许很幼稚,作为教师,要肯定学生想法中合理的一面,进而进一步提出问题)
新授
一、研究影响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因素
打捞沉船与物体的沉浮有关,今天我们就亲自来来探究影响物体浮沉的条件。
探究过程一:将实验桌上的石蜡块、小瓶、牙膏皮分别投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探究过程二:请同学们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并尝试思考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它们原来的浮沉情况的?(学生实验,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发现过程)
结论:控制物体浮沉的途径:
1、保持物体重力不变,增大浮力使物体上浮,减少浮力使物体下沉
改变液体密度
改变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保持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不变,减小物体自身重力使物体上浮,增大物体自身重力使物体下沉。
(设计理念:影响物体的浮沉的因素不可能只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讲授,教师的演示就能完全建立的,在本探究活动中学生不是面对教师和课本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而是需要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本设计中,教者想尽量用学生身边的器材如石蜡块、小药瓶、铅制牙膏皮铅笔等设计实验让学生先动手实验,再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作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激发自主探索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使“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探究过程三:探究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下沉、上浮或悬浮,即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
研究物体的悬浮条件。
将鸡蛋放入浓盐水中,逐渐加入清水,使鸡蛋悬浮在盐水中。
改变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的位置,观察鸡蛋悬浮时的状态。
分析鸡蛋悬浮在盐水中的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时,满足:F浮 G物
研究物体的下沉、上浮条件
在盐水中加入 ,可使鸡蛋上浮。
分析鸡蛋在盐水中上浮时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时,满足:F浮 G物
在盐水中加入 ,可使鸡蛋下沉。
分析鸡蛋在盐水中下沉时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时,满足:F浮 G物
分析讨论得出物体漂浮时的条件:
分析鸡蛋漂浮在盐水中的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时,满足:F浮 G物
状态 漂浮 悬浮 沉底 上浮 下沉
力的关系 F浮=G物 F浮=G物 F浮G物 F浮(设计理念: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经历新知识的探究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并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实践,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体验,逐渐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探究的意义,引导学生在探索中主动学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在这里,教师需精心创设一系列的教学情景,教师的功夫,主要花在设疑,导疑上,最后的释疑留给学生自己解决)
多媒体演示:解释下沉、上浮和悬浮所表示的运动过程.(由学生填入物体所受浮力,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提出问题:产生漂浮和悬浮的条件都是F浮=G,它们有区别吗?
启发思考:两种情况下v排与v物关系不同
(教学设计理念:在使用教学媒体时,考虑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及教学的要求,选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媒体,让学生通过自己对现象的感性认识、到对问题的理性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对概念、规律的正确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对物体在液体中的五种情况(“三状态”:漂浮、悬浮、沉底。“二过程”:上浮、下沉)有比较深的认识。)
二、研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人类利用浮力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最初可能从抓住漂浮的树木免于灭顶之灾得到启示,而抱住或骑在 一段树干上顺水漂流。这是人类最早的航行,利用了密度小于水的木材受到的浮力。
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物体浮沉的例子吗?
(由学生举例,教师利用演示文稿插入一个FLASH:大屏幕上展示万吨巨轮在大海上航行;潜水艇在水中潜行;飞艇在空中遨游等动画,色彩鲜艳,声象并茂,同时刺激了学生多种感觉器官,使学生对浮沉条件的应用产生极大的兴趣。在此时提出问题:它们是如何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来工作的?)
应用一:密度计
探究密度计的原理的它的刻度特点
密度计(利用铅笔和一小段铁丝),要求:使自制密度计能竖直地漂浮在液体中
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清水中,盐水中、酒精中,观察自制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利用漂浮条件工作的。
(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增强能力,完成个体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敢于“放”。学生习惯了老师在台上讲,在台上演示,学生在下面被动听课,被动看实验的惯常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也应有所创新,把自己的三尺讲台向学生开放,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与探索未知,学生自已制作一个密度计来探究密度计的刻度特点及原理的效果,事实证明不知比教师在讲台上再次强调效果好上多少倍)
应用二、潜水艇
介绍潜水艇: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用舰艇。
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潜水艇下潜、悬浮在水中或浮出水面?
2、 演示:潜水艇小实验,简介装置,进行演示,使模型上浮和下沉。
多媒体演示,重点观察潜水艇的水舱及水舱中水的多少对潜水艇浮沉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结论: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来实现的。
(教学设计理念: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教师调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五官并用地进行学习,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应用三:气球和气艇:
阅读课文思考。
问:其体内充的是什么气体?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还是小?它为什么能够升空?
问:节日气球、热气球、飞艇能不能无限制升空?
问:若要它下降,可采取什么方法?
(这部分教学设计中,笔者把教材中原来由教师讲授的部分内容必为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学、讨论的学习方式,学生根据问题或纲要阅读课文,找出重点、钻研难点,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可设计实验加以解决,笔者在上这节课时,用家用垃圾袋、酒精棉球做了模拟热气球升空实验,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兴趣高涨)
应用四:打捞沉船
在沉船下部用结实的钢带将其托住,在钢带的两端固定浮筒,现在浮筒中注满水,使筒沉到船附近与钢带结合,然后排出筒中水,水的浮力就把筒和船一起推向水面。
布置作业
(1)课外小实验:浮沉子的制作
(2)课外小调查:就我国在长江中打捞中山舰的故事写出一个综合报告,并就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和“泰坦尼克号”沉船打捞问题写出建议,要求从报刊、杂志、网络、电视台的科学频道和时事频收集信息,从科学书刊、科学杂志了解浮力的知识,沉船打捞技术,过去的打捞案例等。
(设计理念:课外的学习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它们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第十一章 功与机械能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本章教材围绕“机械能”的概念展开,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作用,而把“功”的概念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因此,要认真分析其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二物理教案范文【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②.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①.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②.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③.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教学过程;
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把铜丝作为斜面,让滑轮滑下来)滑轮在前半程滑的快,还是后半程滑的快?生答。
师: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样快。要想知道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较平均速度。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时间,路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表来测,那具体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天我们就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板书课题: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器材可从实验台上选取。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表格,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请同学们拿出实验报告,分组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上的第4、第5项内容,时间为5分钟。
拿出一组同学的实验报告在展台上展示。
师:很好,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生答。
总结: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那秒表又如何使用呢?哪位同学知道呢?生答。
总结:很好,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我们会使用秒表了,下面就开始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把数据填在表格里。时间为10分钟。开始:
实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示出来。
师:哪位同学发现他们的数据有什么问题没有?
很好,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他们这一组同学没有写出估计值。长度测量写出估计值的同学请举手。你们的路程测得怎么不一样呢?生答。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呢(找学生演示他们是如何测量木板的长度的)?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就验证了,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你们能比较出哪一组的小车滑的快吗?不能,有什么办法吗?有同学说比速度,怎么比呢?请同学们完善你们的实验方案,算出小车在斜面运动时全程的平均速度,时间为2分钟。
再拿两组实验报告比较一下,哪一组小车滑的快。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地测量路程、时间,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如何测出1路公共汽车从河师大到火车站的平均速度呢?
【作业布置】用一根米尺和一块手表,怎样既方便又较正确地测出从你家门口到学校门口的路程?简要说出测量步骤。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
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过程:
导学达标: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扩展:录制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2)、实验14页图1-4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活动: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
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1)、看15页的表格内容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学生活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听不回声?
4、回声:声音的反射。<0.1秒<17米
二、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外练习。
四、课后活动:
动手动脑:1、2、3题。
教学后记:
在课堂上对声音的知识不能扩展太多,这只是声音的第一节课,可降低难点。
要测一测学生的接受情况。
初二物理教案范文【篇5】
一、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①能根据现有材料对耳的的构造和作用提出假设。
②能在已有的资料、经验的基础上对声音的传导途径提出假设。
③学会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验证假设。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②建立声音的传导途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②培养对听力有障碍的人的爱心和同情心。
③培养学生问的交流合作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
二、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准备好耳的各部分形状的贴纸,并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声音在耳朵中是怎样传导”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谈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可见,耳朵是我们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直接导入突出耳的重要性)
(2)组织学生讨论:关于耳朵的知识你知道哪些?你想研究关于耳朵的哪些问题?
(3)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并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如: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评析】学生对于耳的现有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外部特征,以及知道它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器官等知识上。而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这些知识学生们了解甚少,因此要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查找相关的资料从而累积资料,在头脑中留有一定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一环节的活动也是为了能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为教师进行后面的教学找好起点。
(4)带领学生选择本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
第2页/(共2页)
2、假设耳的结构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耳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交流自己的想法。
(3)小组总结一个耳的结构。
(4)教师发耳的结构的贴纸。
(5)各组把分到的耳的各部分形状的贴纸试着根据自己组假设的结构拼成耳的形状。
【评析】教师课前做好了耳的各部分形状贴纸,让学生根据贴纸的形状一边拼摆一边和同伴交流想法,并修改自己最初的假设,在“验证──实践──验证”的活动中一步步接近科学的结论。
【注意】教师在设计有关耳的贴纸时可以将有关耳的结构的示意图复印后分剪,再分别复印。学生会在拼摆的过程中发现当各部分很好地衔接时才会呈现一个完整的耳的结构。
3、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1)谈话:现在,请每组选一名同学带着你们组组装的耳朵到前面来展示。
(2)教师找两三个小组说说他们小组在刚开始时认为耳的结构是怎样的,然后在活动过程中是否成功组装了一个完整的耳,如果没有成功又是如何修改自己的假设再进行验证的。
(3)全班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交流讨论,弄清耳朵各部分的作用。
4、研究声音的传导途径
(1)谈话:根据耳的构造和搜集到的资料你能画出声音的传导途径吗?
【评析】有了前一部分的学习再加之学生的资料积累,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依据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画出声音传导的途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这个活动重在培养学生们整和信息的能力。
【说明】在正常情况下,声波经外耳道振动鼓膜,鼓膜对各种声音都可共振。鼓膜的振动引起了3块听小骨的振动。听小骨的振动将声音传导给耳蜗卵圆窗,使卵圆窗产生了同样的振动。卵圆窗的振动使螺旋器中的毛细胞产生兴奋,兴奋由位听神经传导给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从而使人感知声音。
(2)让学生们观察教材中的图,说说为什么耳朵是一个奇妙的接收器。
【注意】这个问题只要学生能理解,有自己的解释就可以,不必要求答案的统一。
【说明】在此有条件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放映动画片《猫和老鼠》中一集有关声音在耳中传导的动画,该集动画片可以更形象地把教材上的图画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同时也会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有关耳的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五、认识耳的重要性
1、提问:谁来说说耳朵的重要性?
2、让学生用手捂住耳朵,教师轻声说一些话,然后让学生谈谈刚刚自己的感受。
【评析】此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一个有听力障碍的人的角度来感受一下,从而可以使学生有真实的感受,让学生们理解有听力缺陷的人的处境,对他们报以爱心和同情心。
初二物理教案范文【篇6】
一、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第四章第一小节内容。从知识结构来看,"光的折射"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以及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之后编排的,是光的传播规律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光传播规律的进一步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反射、折射是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研究这些基本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研究控制光路的平面镜、透镜等基本元件以及它们的成像原理,就构成了光学的基本内容。这些知识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就本节内容"光的折射"来说,它不但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而且也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二、学情
1.学生已具备的前期认知基础: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路可逆及光的反射;
2. 初中生学习的特点是学习兴趣很广泛,但这种兴趣还仅限于一般的直接兴趣水平,满足于被新鲜的生活、实验现象所吸引,容易忽略对现象本质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②。知道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等名词
③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的初步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④能够应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①使学生初步掌握正确观察折射现象以及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②使学生体验通过实验探究折射现象、归纳出规律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在自主实验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细心观察和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与合作精神。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初步规律。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光的初步折射规律;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现象。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索、讨论等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讨论、动手实验等,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眼,通过多种感知觉参与学习,以启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要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实验、探究、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交流"等方式。
六、教学程序
1、温故而知新
简要复习"光的反射现象",设问: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除了在表面发生反射外,还可能发生什么现象呢?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先让学生观察几种现象:
现象一:观察水中的游鱼
由看到鱼时光的传播路径提出"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时又会怎样呢?".
现象二:水中断筷
从以上现象引入,不但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学习折射现象的意义,而且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有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出课题)
给学生留下悬念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索,为下面的自主探索实验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作好铺垫。
3.新课教学
(1)课本活动4.1:教师出示并介绍实验装置,然后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现象。让学生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试问:谁能将所观察到的光路图大致画出来?请一同学上黑板画光路图,其余同学在下面画,然后互相交流、评价。
(2)课本活动4.2: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的情况。首先由学生进行猜想,然后师生共同探究,并让学生用观察到的现象检验猜想是否真确,画出光路图。同学之间可相互讨论、交流。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所画的光路图,先由学生评价再与教师事先画好的规范的光路图比较,同时介绍折射光线、折射角等相关概念。
(3)分析论证、归纳规律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结合光路图分析归纳讨论结果。师生共同探讨分析各组的结论,不断补充整合,归纳出: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老师可作适当启发:除了发现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外,还有没有别的发现?这时候有的同学还可以归纳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等相关知识。
(4)。知识迁移、深化理解
设问:如果让光从水中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情况会怎样呢?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画出猜想的光路图。
问:怎样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请同学们实际做一做试试看。
学生接着继续探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情况,并通过充分讨论很容易得出结论:光从玻璃或其它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也会发生折射现象,()并且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得出光折射时的特点。并介绍光的可逆性。
为了加深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作出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光路图。
5.规律应用、首尾呼应——师生共同解释现象(渗透STS思想)
现象一:水中断筷的现象(学生分析+多媒体动画解释说明);
现象二:折射使水中物体看起来变浅的现象(安全教育);
现象三:视频演示说明雨后美丽的彩虹、海市蜃楼、大气的折射等现象的原因。(书本p86生活、物理、社会)
课堂练习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达标测评题"并指导学生完成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7、小结: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小结,
8、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练习册相关习题。
3.预习第二节"透镜"
七、板书设计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在界面发生偏折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光从水(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应用:海市蜃楼,彩虹。
初二物理教案范文【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率的公式。
(2)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1)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
(2)能用公式P=Wt 解答相关的问题。
2、 难点:理解功率实际上是表示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 说出功的公式和单位。
3、什么叫电功率?它的公式、单位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问题:在施工现场,有一堆砖,需要搬到正在修建的楼房上去,我们可以采用几种方法搬上去呢?
多种方法:人分批搬上去;用滑轮组分批搬上去;用起重机一次吊上去。
这几种方法,做功哪个多?
有什么区别?
这几种方法所做的功是一样多的,可花的时间不同。我们说他们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就是说,物体做功时有快有慢。为了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叫功率。
1、 在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P表示功率。
分析,用比值定义法。
P=Wt
P——功率 W——功 t——时间
2、 功率的单位:J/s,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
其它功率单位:1kW=103W
注:分清表示物理量中W与表示单位中W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