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教案 > 语文教案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大全

时间: 梓茵 语文教案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大全1

教学目标

1.情感朗读,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行动探究,体会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活动。

3.语言品味,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教学重难点

朗读.探究.体味南斯拉夫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解决字词;查阅资料(二战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烛光引读。

教师呈现《烛光里的妈妈》图片。

同学们,我们面对着摇曳的烛光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是啊,面对这样的烛光,我们感受到了老师那份情同__的爱。可同样的蜡烛,在南斯拉夫老妇人的手里,却有着不同的意蕴,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西蒙诺夫的《蜡烛》,它会使我们感受到怎样的一种超越国界的情感呢?(板书课题及作者)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3.读了课文后,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合作探究,微观体察。

设置问题情景一:

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

讨论明确: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设置问题情景二:

课文中的老妇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吗?

讨论明确:

①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③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设置问题情景三:

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文章不断对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4).老妇人的动作“跪”.“爬”(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①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③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四、语段品读,体会精神。

学生品读课文语段,畅谈感受。

例:课文倒数第二小节。

感受: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__,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五、内心体验,互动释疑。

1.内心体验:

①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a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b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②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课后小结

总结存储: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思想情感上考虑。

学生可能这样说: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__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课后习题

①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②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大全2

【教学目标】

1、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细细揣摩探究意蕴丰富、意味深长的句子。

【教学重点】

1、重点:

通过默读、朗读,深入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世界。

2、难点:

抓住关键词语,揣摩文中意味。

【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

2、查阅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故事,__二人都是工人,儿子上初三。家里只有一间房子,约十五六平方米,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学生桌,家里就塞满了。爸爸身体不好,经常咳嗽,一咳嗽,小屋跟着震动,儿子写作业思路就会被打乱。为了儿子的学习,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出去。每天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躲出去,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北方的冬天很早就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有一天,儿子临近期末考试,在温暖宁静的小屋里不知不觉学习到夜深。作业刚做完,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从窗户往外望去,大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儿子像一下子被电击着了,泪流满面的跑出去……无声的雪花盖住了这对拥抱的父子。

这个普通的亲情故事令我们感动。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__,更给我们震撼。今天我们学习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背景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__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课文是一篇战地通讯。

2、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瓦砾(lì)地窖(jiào)舀(yǎo)鞠(jū)躬

名副其实颤巍巍

3、课文配乐朗读。

4、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呢?

这篇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品读课文

1、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⑴炮火:11次;

⑵蜡烛:6次

⑶黑围巾:4次

⑷老妇人的“跪”、“爬”:各3次;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⑴多写炮火连天,说明环境危险,让人一直为老妇人揪着心,而老妇人在炮火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⑵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⑶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哀悼之情。

⑷“爬”:说明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跪”:说明老妇人庄严肃穆,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

3、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__,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

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第五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1、 教师启发:

⑴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⑵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2、学生齐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

五、教师小结

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__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体会这种美好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

2、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大全3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词语积累

(1)烧灼:烧、烫,使受伤(2)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3)穿越:通过;穿过。(4)目睹:亲眼看到。(5)拂晓:天快亮的时候。(6)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7)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8)匍匐:爬行。(9)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10)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11)耸立:高高地直立。(12)柔和:温和而不强烈。(13)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14)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15)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16)肃穆:严肃安静。(17)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3、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1949年访问中国,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战斗的中国》一书。

三、探究质疑

1、整体把握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7段):写苏联红军要偷袭桥头堡时,有一位战士牺牲了。

第二部分(8-13段):写老妇人育乞西亲眼目睹这位战士牺牲的经过。

第三部分(14~31段):详写老妇人育乞西置生死于度外,安葬红军烈士,还在坟堆上点上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

第四部分(32~44段):写苏联红军寻找战士尸体时,却发现坟堆、老妇人和烛光。

2、本文为什么要以蜡烛为题。

--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3、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

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近的一块方场。

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

结果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方场上了。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再埋葬这位战士。

(一)分析第一部分:故事的开端

(二)分析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叙述的地点发生了转变,以老妇人的住处为中心进行交代。

4、文章中多次写到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第10段)第二层被炮火轰毁了,她就搬到楼下去住,住在楼下的人早已搬得一个不剩了。后来楼下也毁了,老妇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第11段)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老妇人被这一震,耳朵也聋了,脑袋碰在墙上,失去了知觉。

☆(第13段)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碎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

☆(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第20段)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第24段)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第30段)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突出老妇人在炮火中种种行为的感人力量。同时,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似乎也喻指法西斯的炮火在反法西斯各国同盟的友谊的巨大力量面前也望而却步了。

6、第17段:中关于”她“的动作描写的词语有哪些?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穿,翻,看见,理,弯,坐反映的感情:对年轻战士的哀怜、叹息。

7、老妇人能够舍身掩埋红军战士的动机是什么?

--动机:痛恨法西斯,热爱自己的祖国。(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西乞为他堆的,她不忍心红军战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土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

8、文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妇人的身体不是很好?

--两次“休息”“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颤巍巍”等词。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假如笼统地说“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那就不够感人,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9、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例如掩埋之前“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一个一个动作都作了描写,也是很感人的。

10、阅读第28段,“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坏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不舍得用,珍藏到今天。”

(1)“摸出”能不能用“拿出”或者“取出”来代替,为什么?

--不能换。“摸出”与后边的“揣在怀里”相呼应,说明老妇人把这支大蜡烛藏得很深,只能用手去摸索着拿出来。说明她非常珍惜这支蜡烛。

(2)为什么要交代这支蜡烛的来历?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来历,才能说明这支蜡烛对老妇人来说是多么珍贵,也才肯附托出老妇人的这种行为是多么伟大,令人敬佩。

四、小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复述课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大全4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文章思想内容。

2、通过引文和正文的关系整体把握文章;能概括文章思想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意味深长的句子的深层含义。

3、感受作者强烈的对和平呼唤的心声以及对法西斯野兽行径的愤慨,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引文,对应正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仔细体味文中意味深长的描写和议论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给不认识的字注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准备二战有关背景资料。

设计思路

文章篇幅较长,分为引文与正文两大部分,正文分四个部分。整体把握全评论人引文和正文的关系入手。

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总体把握全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课时,体味描写和议论的文字,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941年10月21日,顺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这个不城,德国纳粹分子杀死了7000多人,其中有300个孩子。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学生的历史,每年10月21日都要在那里举行悼念活动,控诉纳粹暴行。作者参加了一产供销,并记述了她的所见所闻所感。下面跟随作者,我们也来“参加”那次悼念活动吧。(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八个同学分两级分别朗读正文的四个部分。

(朗读交流,师生及时点评。)

2、正音:

3、萨特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结合刚才所读正文四个部分,说说萨特这们说的原因。

要点归纳:

历史定格的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小城克拉库耶伐次,德国纳粹杀死了7000多人,其中有300个孩子,回忆这一血腥__令人悲哀且愤怒。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每年的悼念活动中,人们控诉纳粹暴行,抒发和平心声,惨痛的历史更给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之心。(仅作参考。)

三、语言揣摩。

请试着找出文中有深刻含义的描写句和议论句,说说它们的意味。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总体把握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了文章。这一节课,我们要深入地理解文章。从一些有意味的描写句和议论句中,我们可以体味其深刻含义,进而可以深入对文章的理解。

二、语言揣摩。

文中有一些描写和议论的句子,它们或渲染气氛,或抒发情感,或阐述观点,请分别找出一个,说说你对它们的理解。(可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讨论归纳: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提示:两字一句,渲染悼念活动的悲哀气氛,烘托人们此刻沉痛的心情。

2、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提示:历的血腥__令人悲哀愤慨;记取历史教训,热爱和平,追求美好,责任在肩。“历史”的又是“

现实”的,“悲哀”的又是“美丽”的,“真实”的又是“荒谬”的。

三、探究思考。

1、300个孩子,如果没有被__,他们的生活会怎样呢?

学生交流发言。

2、悼念会上,女诗人迪桑卡的诗描绘了孩子们的生活情景,请说说小诗的作用。

讨论归纳:

诗人以简练的文字组合了孩子们被__前的生活片段,突现了他们的天真淳朴以及他们的梦想和秘密,由此反衬了法西斯的野兽暴行,更是对纳粹野兽暴行声泪俱下的控诉。

四、总结归纳。

生活在现在的如你们一般的孩子真是幸福,让我们不忘历史,记取教训,莫让悲剧重演,追求美好,热爱并维护和平吧!

五、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力求全面。课文重点是控诉法西斯的罪行,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__了!课文特点是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标题是如此,引用诗句是如此,第四部分引述死者遗言也是如此,要让学生据此想像被残杀者生前的形象,从而体会法西斯的残酷。

整体感知又要全面,对塞尔维亚民族的英勇,对塞尔维亚人民的历史感,对德国、日本对侵略战争的不同态度,都应该包括在感知的范围内,不应忽视。

要把文前的引文与正文联系起来。萨特的一段话,可以看作本文的一个纲,特别是“沉重”与“美丽”是两个主题词,看课文怎样写出“沉重”,怎样写出“美丽”,就容易从主要方面把握课文内容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大全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肃穆、荒谬、健忘”等词语,理解其词义并用词造句。

2.了解作家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3.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在联系,理清文章叙事脉络。

2.把握引文与正文的联系,力求从主要方面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如何快速准确全面地理解文意的方法。

3.揣摩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领会语言的深层含义,增强语感,提高理解力。

德育目标

文章控诉法西斯罪行,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要和平,不要战争。学习本文,让学生铭记历史,正视现实,呼唤和平,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引文与正文,正文四个部分的联系,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文章语言精美,含蓄蕴藉,只有在不断的朗读中,才能领会文章的深层内涵。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以学生独立探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点拨引导,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探究文章主体四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整体感知文意;理解引文与正文的意义关联,准确全面地理解文意;揣摩语言,体味其丰富的内涵,增强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

[教学步骤]

一、#教案# 导语设计

设计(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如恶魔一样吞噬了无数的生灵。法西斯如泯灭人性的怪兽,如一部开动着的__机器,中国南京30万不眠的英灵,南斯拉夫7000个善良的灵魂,仍在无声地控诉着法西斯的罪恶。历史为之颤栗,然而历史不能遗忘,罪恶不能遗忘。今天我们学习《亲爱的爸爸妈妈》,去感受南斯拉夫每年10月21日举行的盛大祭奠活动那“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设计(二)

在我们的生活中,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声稚嫩的呼唤而来的,常常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但在这篇文章中,伴随着这声呼唤的却是灭绝人性的枪声。面对曾经发生过的惨剧,你对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对和平与幸福,也许会有更多的认识和更深的思考。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亲爱的爸爸妈妈》。

二、作家及相关资料介绍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等小说集,《梦谷集》《三十年后》等散文集,《百花文集》等翻译集。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梳理课文主体四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本文的叙事脉络。

(1)选两位同学复述课文。

(2)教师提示学生抓住文中记叙的要素梳理情节。

明确:作者一行来到克拉库耶伐次参加纪念活动。第一部分写来到坟地的所见所闻。借莫马迪密其之口,诉说当年__的惨状;写亲眼所见,写南斯拉夫人民冒雨参加盛大的纪念活动。第二部分具体记叙这次纪念活动,记述朗诵、合唱、歌剧等等演出活动。第三部分记述作家的座谈。第四部分写参观纪念馆,从摘录的被残杀的人留下的片纸只字可以看出。概括起来,四个部分记述纪念活动的四个片断:来到纪念地,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

3.学生筛选文中一些运用抒情、议论表达方式的句子,默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学生默读,悉心体会。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小组长记录总结。

(3)各组选代言人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课文再现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着重再现了被残杀者的心灵,让我们强烈感受到法西斯__的野蛮残酷,表达了作者对南斯拉夫人民的同情和崇敬,对法西斯分子的刻骨仇恨。

4.提问:除了与纪念活动有关的文字,作者还写了些什么?有什么用意?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课文还联系到南京__。作为华裔作家,一颗“中国心”使她想到了南京__,那更是惨绝人寰的杀戮,被害者达30万人,日本法西斯匪徒的疯狂,更是灭绝人性,惨无人道。作者把西方与东方联系起来,在宽广的层面上突出世界和平这个主题。

另外,课文还写到一位西德作家和一位日本作家的发言。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赢得了人们的宽容和尊重。日本作家则是自私的狡辩,想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只能引来人们的反感与冷落。作者这样写,意在警示人们:至今还有人不愿正视历史,仍为侵略辩护,这潜伏着新的危险。

四、聚焦引文,准确全面地理解文意

1.学生齐读引文,筛选关键词句。

明确:“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关键词为“沉重”“美丽”。

2.提问:“沉重的记忆”指什么?“美丽的记忆”又指什么?

学生明确:“沉重的记忆”指纳粹党在克拉库耶伐次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美丽的记忆”指克拉库耶伐次的人民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所表现出来的整个民族的英勇。

3.提问:正文前面为什么引用萨特的话?

学生思考,明确:萨特的话是全文的引子,也是本文的点睛之笔。

萨特说到,克拉库耶伐次这座小城成了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个被残杀的人。课文再现了半个世纪前那一段残酷的历史,一天之内,纳粹杀死7000人,其中包括300名孩子,鲜血染红三百五十多英亩土地,被残杀者临死前的哀号仿佛就在我们耳畔回响。__惨绝人寰,历史是沉重的,记忆是沉重的。

面对血腥__,塞尔维亚人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所谓“合作”就是要他做民族的叛徒,这位老师是有民族气节的,他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课文第四部分摘录的遗言,表现了无辜的平民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仍然怀着强烈的爱向生者倾吐心声和愿望,没有人向刽子手乞怜。还有一位工人要“孩子们为父报仇”。他们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美的,令人崇敬的,所以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10384